【本网讯】8月27日上午9点,我来到重庆市武隆供电公司平桥供电所,体验一线员工在电网度夏期间的一天工作。一到供电所,冷清的办公室让我有些诧异,所长彭刚告诉我大家一早就出去工作了。在和彭所长商议后,我决定前往一处消缺工作现场看看。
“缺陷是由于一户农家私自增盖一层房屋造成的,线路和房屋安全距离不足,好在我们的员工及时发现,不然后果不堪设想。”一路上,彭所长跟我聊了起来,“虽然夏季工作有些辛苦,但只要能让百姓感受酷暑中的清凉,我们就觉得很欣慰。”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山路颠簸,9点45分,我们来到凤来乡永兴村。“小勇,把线再收紧一点,注意安全……”工作现场,5名队员正忙碌地进行着消缺工作。此时,室外温度高达38摄氏度,一下车,我就感觉到一股股热浪迎面袭来,队员们的衣服早被汗水打湿,地上摆放着一些藿香正气水和矿泉水的空瓶子。
彭所长告诉我,为了尽量避开高温时段作业,他们早上6点就来到现场开始工作,可是天气还是太热了,上杆前喝一瓶藿香正气水,下杆后喝一瓶矿泉水,已成为了他们夏季工作中的一种习惯。作为“门外汉”的我,被安排到工作点旁边的一个屋檐下休息,即使避开了阳光的直射,也感觉与身处蒸笼无异。而队员们就是在这发白刺眼的阳光照射下,坚守岗位、坚持工作,那干了又湿、湿了又干的工作服上,留下了清晰可见的点点盐渍。
中午12点45分,消缺工作终于完成,队员们这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坐上返程的车辆。回到所里已是13点20分,面对一桌子的饭菜,大家胃口大开,吃得很香。据其中一名队员介绍,这是他们在电网度夏期间午饭吃得最早、最好的一次。刚吃完午饭,还没来得及休息,队员们又接到新的故障报修任务,于是大家立即整理好抢修材料,又迅速投入到抢修工作中来……
一下午,我跟着队员们来回奔忙在各个抢修现场。有线夹过负荷烧坏的、有入户线老化烧坏的、也有客户家的空开跳闸、甚至有客户家中电灯烧坏的……“有些客户不懂电,只要用不上电就找供电所,但这就是我们的工作,无论故障大小,我们都会尽心尽力去帮助他们。”一名队员跟我说道。
在完成一系列琐碎的故障报修工作后,已是下午18点20分了,在三十八摄氏度的高温下,我和队员们奔忙在各个抢修现场的身影,成为我一段难忘的记忆。而队员们一天的工作还没有完全的结束,彭所长告诉我,他们晚上还得保持通讯畅通,随时待命,如果临时出现什么停电故障,他们将回到工作岗位连夜排障送电。
标签:三十八,摄氏度,记忆,武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