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只要有人居住的地方,就会有电。目前,贵州六枝供电局的电力网络遍及村村寨寨家家户户。用电就有用电服务!六枝电力人从困难时期的凌晨披星出发晚上戴月归来徒步村村寨寨趟过千山万山一路艰辛走来,后来,为了能“方便、快捷、优质”的为用电户服务,六枝供电局的电力摩托应时而生,5年了,六枝供电局乡镇供电所电力摩托服务队遍及六枝特区的每一个山村,服务队员服务过千万农家。
贵州,典型的喀斯特地地形,典型的高山黄土地,特别是处于乌蒙山脉的六盘水,很多山乡是山高路陡谷深林茂,颇具民族特色的许许多多的小村寨如不规则的撒播的种子星星点点躺在大山之巅或茂林深处,村里很多群众深居简出。要为这些人服务,只能上门进行。
因为地理条件的特殊,路不通又是最大的难事,抢修服务车无法到达。多年来,电力摩托服务队凭着摩托的来来回回完成了抄表、收费、报修、抢修等服务。有的地方连摩托车都无法通行,只能是步行,往往是车在路边,人在山巅!因为如此,曾经发生过因工作人员远去而摩托车被盗走的情况。
有些时候服务队进入远一点的村寨当天没法返回,于是只能留宿于群众家中待第二天继续工作。如果时逢雨天,摩托车也无法前进,只能是一步三滑前往。
7月的一天。清晨,小谢从供电所推出摩托车,给所长说了声:“所长,我和老唐去陇脚,有用户反映电灯不亮。”
“你的工作服呢?”
“洗了,昨天黄泥巴裹了一身,洗了还没干呢。”说罢一溜烟去了。
这天正好下雨,对于陇脚乡来说,全乡泥土面积达90%的乡镇这个时候已经是人没双足,车没双胎,但是“无论怎么辛苦,老百姓的用电是重中之中”。所长在小谢出发之时在大声叫喊:“慢一点,注意安全。”“不是一天去的,你放心!”说罢就开赴现场。
刚开始路是平坦的水泥路,后来就是泥泞的山路,人走上去不见双足,任何车辆都只能艰难而行。骑着摩托车行走在这条路上,小谢也是提心吊胆,有些地方必须下来推车,可谓一步三滑,艰难前行。但是为了山村群众能够正常用电,再怎么辛苦也必须第一时间到位。
小谢骑车,老唐推车,到了稍平坦的地段,小谢一下子“跑掉”,老唐只能在后边喊:“慢点,慢点,别摔着!”
老唐只能跟着后面跑。有老乡遇见,感到惊诧:“电力工人骑车为什么这么厉害?”
“习惯了,长期的锻炼,不怕了。我们电力摩托不怕累,村村寨寨都到位。”
是的,电力摩托队村村寨寨都到位!无论高山无论平地,无论晴日当空抑或细雨纷纷,只要有用电服务的地方,电力摩托都能去。记得六枝供电局郎岱供电所辖区毛口乡大冲村,一个只有几户人家的小村寨,当“嘟嘟”的摩托车声划破小村的宁静时,前来围观的村民惊叹不已!这是第一辆进入大冲村机动车,老乡们也是第一次看到全身工装的南网电力人如何驾驭这两个轮子的“马儿”上门为他们服务。沈家石板村的村组长李兴富说:“如果要是在以前,走路上来大概要4个半小时,现在你们骑车要两个多小时,比以前快多了。你们是第一个骑车到我们村的人,我们村的年青人看见你们能搞那个玩意,现在也在学了,很多人也骑得很好!”
很多年了,一路辛苦走来,供电所的职工没有一个不会骑车的。过中的摔跌是常有的事,电力摩托服务的队员们很多时候是汗水与泪水交织。有他们在,山乡的灯火不灭!有他们在,“万家灯火,南网情深”才能真正体现!有些时候,老乡们会问,“你们如此辛苦,工资一定很高吧?”队员们总是告诉他们:“我们南网公司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全力做好电力供应。我们农村电工,辛苦我一人,点亮千万家,你们高兴,我们也高兴嘛。”
群众高兴,服务队就高兴!朴素的理念支撑起了山乡的的灯火通明。很多队员长时间待在岗位上,有时一月见不到妻儿,有时父母生病却正好在抢修现场,但是,为了万家灯火,他们只能舍小家顾大家了。记得那年冰灾,老张的儿子给老张打电话:“爸爸,我见你比见国务院总理还难哩。”“为什么?”“我一个月不见你了,但我天天都可以在电视上看到温总理!”老张无语……
电力摩托服务队的故事很多,他们总是在创造成绩的时候演绎着一次次的生动。最让他们高兴的是,一个个乡村灯火通明,一座座城市灿烂辉煌,他们的脸上也灿烂了起来,灿烂得有些变形。
为了信念,为了责任,电力摩托队永远坚守在自己的岗位。
标签:摩托服务队,村村寨寨,六枝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