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2012年11月13日,青海高原“工人先锋号”授旗仪式在西宁公司举行,省内40家单位荣获青海高原“工人先锋号”的荣誉称号,青海三新农电公司拦隆口供电所名列其中,这是继西北电力工委系统授予拦隆口供电所“工人先锋号”称号的又一大荣誉。
拦隆口供电营业所地处湟中县拦隆口镇,担负着3镇93个行政村18063户用电客户供电服务任务和121台配电变压器和183公里高压线路以及318公里低压线路的运行维护工作,供电面积310平方公里,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山区供电营业所。全所24名农电员工,结合农电行业特点,扎实推进“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二五’、岗位做贡献、建设新青海”主题活动,立足以促进“塑文化、强队伍、铸品质”供电服务提升工程,打造“高原阳光工程”等服务品牌为重点,不断丰富、拓展青海高原“工人先锋号”创建活动内涵,全面开展青海高原“工人先锋号”创建活动,使青海高原“工人先锋号”成为引领广大员工发扬工人阶级优良传统和主力军作用的鲜明旗帜。青海省总工会将一面鲜红的“工人先锋号”旗帜授予这个先进团体,这是该所努力创建青海高原“工人先锋号”成果的集中体现,更是国家电网“诚信、责任、创新、奉献”核心价值观的彰显,青海三新农电人,奋力拼搏、提升服务,点亮万家灯火,温暖广大用户,他们用激情、用智慧、用力量吹响青海高原“工人先锋号”的嘹亮号角。
“三个提升”促服务
为了更好地服务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用电,拦隆口供电所大力实施 “三个提升”工程建设,促进优质服务,深化营销管理。一是促进人员形象提升。供电所注重对员工的仪容仪表、礼仪礼节的培养,要求营业厅工作人员着装整齐,上岗期间始终做到挂牌服务,接待客户语言文明,微笑服务;二是促进服务品质提升。结合“高原电网.阳光服务”活动,供电所创新服务方式,贴近客户实际,认真落实行风监督与信息反馈制度,接受社会监督,征求意见,改进工作,大力倡导催费“贴心服务”管理,坚持“以心暖人、以情感人、以客为尊”的工作态度,提升客户的满意度;三是促进人员素质提升。供电所把对人员的管理落实在素质提升上,认真开展员工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培训工作,通过强化内部管理,使员工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四个特色”见真情
供电所积极开展“四个特色”的服务,彰显农电员工对特殊用户的一片真情。一是开展情感服务。拦隆口供电所的农电员工大部分是当地人,他们比较了解当地农村的情况,更了解农民群众的需求,农民兄弟也从心底接受他们。供电所充分发挥农电员工与农村客户“走得近”的优势,要求员工在服务中融入情感,在情感中提供服务,把优质服务送给广大的农民兄弟;二是开展特殊群体服务。拦隆口供电所辖区内共有26户孤寡老人、残疾人以及特困户,这些人都是需要社会特别关注的人,供电所不仅对他们开辟了“绿色通道”,还定期进行上门服务,帮助他们解决用电问题、代交电费,对满足条件的服务对象还提供免费的用电服务,赢得了辖区群众的广泛赞誉;三是开展民族宗教服务。上寺是辖区内的一所藏传佛教寺院,距今有300多年的历史,寺内建筑全部是木质结构,为了确保寺庙用电安全,供电营业所员工从来都不计报酬为寺院提供用电安全服务;四是开展政府和重要客户服务。多年来,供电所与各乡镇政府和各村委班子一直保持着良好关系,主动向他们汇报工作,并积极参加乡镇政府举办的各项活动,工作上取得了当地各级政府的支持。对于重要客户,供电所经常主动帮助客户检查用电设备,为客户提出用电建议,制定用电方案,协助客户解决用电问题,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和配合。
“五项措施”赢好评
拦隆口供电营业所一切以方便客户为出发点,大力实施五项服务措施,即:客户报修一次做好、服务团队一个标准、用电需求一站满意、营业窗口一口对外、便民服务一丝不苟。为了方便辖区群众用电,供电所制定了“便民服务”措施,因地制宜地开展各类便民服务活动。供电所在辖区内建立了71个农村电费代收点,为辖区客户发放了近2万张贴心服务卡,卡上印有95598热线电话,方便辖区客户电话报修和电费查询。为了提高工作时效和服务质量,供电所实行营业窗口“一口对外”的工作标准及流程,确保客户问题一次解决。供电所还成立了“农电明星”服务队,以 “我是明星,情系万家”为服务理念,开展“明星就在客户身边”主题活动。服务队深入到辖区的每一个角落,开展安全用电宣传、用电咨询、义务维修电器和代缴电费等上门服务活动,让客户真正体会到方便快捷的服务。“一个电话,事情由我来做;一个需求,满足你的愿望;一个问题,细致解答;一个困难,千方百计为您服务;一项服务,让您感到亲情温暖”。这句充满温情的话语,既是“拦隆口供电营业所”对客户的服务承诺,又是“拦隆口供电营业所”的服务精神所在。
“六字方针”抓管理
“工作有标准,服务无止境,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这是拦隆口供电营业所对外打造服务品牌,对内创建标准化供电营业所的行为准则。拦隆口供电所在辖区内建立起来的品牌服务形象完全得益于供电所良好的内部管理。
拦隆口供电营业所始终把基础管理作为首要任务,把对规章制度的认真落实和对工作流程的规范化应用作为重头戏,遵循“优、均、明、畅、严、实”的六字方针,抓好关键环节,突出工作成效。一是人员组合“优”。拦隆口供电所现有24名员工,全部均为农电员工。所里按照员工的技术水平、工作能力、年龄结构等特点进行科学搭配、优化组合,使每位员工的特长都能在班组中发挥出来。同时,及时发现和挖掘个人、班组在日常服务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和工作亮点,总结形成“典型经验”并在供电营业所内部进行推广,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氛围;二是班组分工“均”。各班组严格按照6s管理标准、岗位工作标准和作业指导书,梳理和规范日常服务各个环节。所里根据人员的构成情况做到任务平均,工作量大小趋于合理,适量下达指标,防止出现有的班组工作忙不完,有的班组清闲少事干,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发挥;三是职责范围“明”。依据班组及员工的岗位职责,运用PDCA管理原则实行工作闭环管理,落实工作责任,避免工作中发生推诿扯皮现象;四是协同工作“畅”。强化班组间的工作衔接,加强通力配合与协作,有效协调各类业务工作。在班组与班组之间、工作流程与流程之间制定四种闭环管理工作业务单,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畅通;五是绩效考核“严”。严格执行绩效管理办法,供电所每月月初结合工作任务,编制绩效实施计划,月末进行考核,通报考核结果,并按考核结果兑现绩效工资,充分调动起每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六是工作抓落实。供电所布置的各项工作,件件都要抓落实,坚决杜绝“虎头蛇尾”,或者“走过场”。
2010年以来,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实施了新一轮的农网升级改造工程项目建设,旨在解决农村电网网架薄弱、农村供电质量不合格等问题。作为担负农村供电服务任务的基层供电所,对于改造工程项目实施必要性所需要的基础数据的统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供电所建立起了自己的农网电压监测工作制度,制定了月度工作计划,并按照计划开展电压监测工作。完善了辖区“低电压”客户台账,定期开展农网“低电压”线路、台区以及原因分类的统计分析工作。积极应用《青海省电力公司农牧区“低电压”治理典型方法》,同时紧密结合农网升级改造工程和农电安全生产工作,持续开展农网“低电压”综合治理工作,大大提高了辖区内的供电质量。2010年以来,供电所排查出辖区内“低电压”客户共计315户,截止2011年底,客户“低电压”状况全部得到治理;2012年,供电所全面实现集抄系统的应用,抄核收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在新的起点上,拦隆口供电所的全体员工将继续高举青海高原“工人先锋号”这面旗帜,持续拓展青海高原“工人先锋号”创建活动,大力弘扬“五个特别”精神,充分发挥广大职工在推动科学发展和构建和谐企业中的主力军作用,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为客户默默奉献,做新时期的楷模,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农村再立新功。
标签:工人先锋号,号角,雪域高原,三新农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