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专业性质强,技术更新快,工作标准高,肩上责任大。人们往往对继电保护专业进行这样的评价。而7个人,担负着辖区两座110千伏变电站、10座35千伏变电站、一座10千伏开闭所的检修、维护工作,多年来从没出现过因工作失误造成的电网事故发生。小班组的多项创新成果还分别在省、市公司QC大赛中获奖。他们有什么秘诀?笔者走进舞阳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继电保护班感受他们的魅力。
安全责任大于天
4月29日,在35千伏吴城变电站,笔者在现场看到,一只控制柜就有100多个检测点,这样的柜子就有10多个,面对一个个布满各式各样线头的控制柜,笔者真正理解了千头万绪和心细如发的含义。“今天,我们的任务是检修1号主变及出线设备,可不能有一丁点儿马虎,在此类检修中,国网公司曾经通报过这样的典型事故案例……”班长张珂将安全课堂搬进了现场。
继电保护工作技术密集,责任重大,稍有一点疏忽,就会酿成大事故。他们把安全放在首位,变单纯的说教灌输式安全教育为现场分析式,搜集了大量典型事故案例进行分类整理,每当有检修任务时,张珂都会结合典型案例进行安全教育。
在日常检修维护中,继电保护班成员严格按照安规要求操作,规范作业流程,工作负责人对工作面认真监督,严把质量关,发现问题当场纠正,对不利于安全质量的情况予以制止;检修结束后,认真审核校验项目,仔细核对图纸,确保检修质量。张珂说,继电设备是变电站的大脑,继电保护人员就是保护电网中枢神经的“保健医生”,保证变电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医生”的责任十分重大,来不得半点儿马虎。
敢向专家来挑战
因为专业的特殊性、技术的复杂性,继电保护专业在县级供电企业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班组人员紧密结合工作实际,通过“考问讲解”,“技术问答”的方式,不断激发大家学习和钻研业务技术的热情,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针对智能化变电站的发展趋势,他们主动邀请厂家对智能化知识进行讲解,班员外出培训后也及时在班组内交流学习心得,提前做好适应智能化保护、自动化装置安装、检修维护的准备工作。继电保护班形成了勤思考,善钻研,学技术,比进步的浓厚氛围。
今年春检时,在35千伏保和变电站,保101保护装置一直报出弹簧未储能信号,而实际开关已储能。经查看图纸发现,该装置第二个遥控点默认为弹簧未储能。图纸有误!张鹏飞和大家一起分析认为,图纸设计人员把一个刀闸的信号定义在了此处,只要该遥控点导通,当刀闸闭合时,就会一直在装置上报出信号。他们把刀闸信号线改接在备用遥感点上,并修改相应参数,改接后,问题得到顺利解决。
比学赶超练技能
继电保护班的7名成员,平均年龄28岁,都充满着青春的活力,大家就像一个大家庭,张珂既是班长又是师傅,他平易近人,说话和气,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心贴心,手把手向徒弟传授技术,要求徒弟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恨不得将一身功夫倾囊交出。张鹏飞今年31岁,和张珂年龄相当,来到继电保护班已有8个年头了。他本来不是学继电保护的,计算机专业才是他的老本行,来到继电保护班后,他从最基础的技术学起,发现不懂的问题赶紧记下来,利用业余时间查阅图纸资料,为看懂继电保护的原理接线图,常常趴在图纸上一点一点的琢磨,几个小时不离图纸,直到彻底弄明白为止。邢兵头脑灵活,善于从另一个角度想问题,为了完成新设备的调试,他经常加班到深夜,分析回路,解析原理。现在张鹏飞、邢兵成了继电保护的行家里手,具有独立处理继电保护设备疑难杂症的能力。刚入职的王峰、王浩志、袁晓光等人也不甘示弱,他们善于思考,遇到难题总要问一个为什么。
QC活动开展以来,继电保护班班员人人参与,找选题,大家一起商讨解决方案。2012年,《降低ZW8型10千伏真空断路器合闸线圈烧毁次数》在国网省电力公司25届QC成果发布会和省质量协会、省总工会组织的QC成果发布会上均获二等奖。2013年,《加强保护定值修改管理,提高保护装置安全性》获市公司QC成果竞赛三等奖。2014年《实现城关变电站事故照明手动试验功能》获市公司QC成果三等奖。2013年,获得国网省电力公司《班组技能建设暨班组长素质提升先进班组》称号。2014年获得国网省电力公司《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荣誉。继电保护班的7个人,比学赶超,充实自己。小小班组不断发生核裂变,在舞阳县供电公司继电保护工作中释放出了大能量。
标签:班组典型,舞阳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