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2007年退役停运的2500千伏安废旧变压器在完成它的光荣使命后本该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在废品收购站“安享晚年”。然,2010年它却奇迹般得“重出江湖”,作为国家电网公司2010年农村“低电压”综合治理试点项目在全国进行推广。近日,记者走进歙县供电公司,为读者掀开“废品”变“宝贝”这一华丽转型的过程。
歙县地处皖南山区,80%为丛林密布的高山及新安江库区,居民居住分散,10千伏线路距离长,线路损耗大,部分台区存在低电压现象。随着近年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家电下乡等政策的实施,传统意义上的农村电网已无法满足农民用电需求的快速增长。加之歙县农户多以加工茶叶、菊花、山核桃等季节性特征异常明显的用电特性,用电高峰时期,某些线路末端用户电压最低只有170伏,比正常电压低出将近23%。如何在短时期内以较低的成本解决现处在线路末端的用户低电压问题,成为该公司急需破解的一道难题。
为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证农村供电质量,国网公司确定从2010年起用三年的时间集中开展农村“低电压”综合治理工作,并选择在安徽歙县等5家县公司开展试点工作。借助国网公司试点项目这股东风,歙县供电公司“农村低电压整治工作”彻底拉开了序幕。
“10千伏123线路比较长,属于中压的配网,所供的王村有47个台区六千多户居民,短时期内新建一座35千伏变电站投资太大也不可行。我们就想到了,去年(2009年)刚好搞无功优化的时候,采用的是自耦调压器来调电容器的电压。电压等级是一样的,既然能调电容器的电压同样也可以用到我们线路上来抬高电压。”歙县供电公司总经理汪光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到。
参考2009年国网公司在歙县开展无功优化试点项目的成功经验,利用自耦变压器投资少、损耗小,可无节点对电抗、电容进行平滑调节、调整电压等优点,将其安装于10千伏主干线路中后端和支线线路上,通过提升自耦变压器后段线路电压解决末端客户电压偏低的问题。用有载自耦变压器作为治理“低电压”的有力法宝就这样“偶然”诞生了。
正当技术人员欢呼雀跃准备开始设计图纸紧接着购买设备、施工安装时,7月21日,国网公司办公厅下发的一份文件让他们再一次陷入“泥潭”。
“国网要求我们利用废旧变压器进行自耦变压器改造。目前我们电网还没有这个概念,毫无参考标准,这对于我们这个电量只有2.9亿、职工总人数只有三百多人的小公司来说怎么可能实现呢?我们老总一直在摇头,不知道怎么去弄。联系了好几个厂家,几乎都认为这是不可能的。”该公司生产部主任许东良在描述这段历史时忍不住笑了起来。“我们把省、市公司设计院的专家们请来一起研究讨论,拿着改造方案跑了十几个厂家。最后,一家专门做自耦变的倒是答应试试,但是价格开得太高,基本上改造的费用可以买一台新的了。因为他们要抽出专门的工作人员单独为我们做,他们把第一产的造价和成本都一起压到我们这里了,价格低了他们不划算。我们说今天也许是一台,但只要试点成功,明年或许就是一百台一万台了,他们的效益是不可估量的。”
9月2日,在接到国网公司“利用废旧变压器进行改造”要求后的第43天,歙县供电公司技术人员把一台2500千伏安的废旧变压器运送到了河北,在拆除瓷套管等废旧附件,按照新的设计方案将油、铁芯、夹件等核心部位重新组装、调试后,9月6日,一台“新”的有载自耦变压器从河北运回安徽歙县。
在谈到变压器选点时,许东良告诉记者,他们第一次的方案失败了。“第一次选的是145号杆,基本上是村的中央位置。但是,那个点距离末端用户太远了,起不到调压作用,就像我们手臂太短远处的东西够不着一样。”
经过多次测量计算,第二次他们将点选在175号杆。“那里不仅靠近低电压区域,而且地点、环境都非常适合安装,道路好、交通便利,设备运输方便。我们这里不比城里,到处是山,很多地方变压器是扛不上去的,根本没法装。”许东良向记者解释到。
记者跟随歙县公司工作人员来到设备的安装地点。“这个变压器是可以移动的,只要条件符合,我们可以很方便地把它搬过去使用。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一根绳子我们俩在两头同时举着,如果绳子太长中间那段肯定会垂下去,那么我们去找一个杆子来把中间的某个点撑着,杆子附近的点肯定就被抬高了。如果还有垂得低的地方再拿杆子来撑,直到绳子整段高度都达到我们的要求。这台变压器就是杆子。”工作人员向记者描述到。
在变压器改造设计时,歙县公司考虑的是双向自耦变的标准。变压器进、出线两端都安装了断路器,在实现自动、手动、远控调压方式的同时,无论线路正向送电还是逆向送电,变压器都能合理调节后端电压,进线和出线都可兼顾。与此同时,他们在断路器和线路之间还加装了一组旁路闸刀,防止变压器发生故障时影响整条线路供电。
用废旧设备进行自耦变改造后,10千伏123线路末端台区用户电压由原来的170伏提高到现在的212伏,达到国家规定的电压质量标准。这对歙县公司来说是一种尝试,它带来的效益不仅是实现废旧物资循环利用,节约投资成本将近三分之二,并且在全国范围内有类似山区距离长、改造资金不足又急需解决低电压问题的区域具有一定的推广和示范作用。
据了解,在此基础上歙县供电公司还针对部分10千伏线路距离较长、线路通道狭窄、压降及线损过大以及三相配电变压器符合难以平衡导致用户端电压偏低的现状,因地制宜、精细化管理,采取安装应用单相配电变压器供电等措施提高供电质量。结合农村“低电压”综合治理试点工作,2010年该公司已解决农村“低电压”户数一千余户,占总户数的20%。
标签:低电压,黄山公司,低电压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