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4月18日,笔者在东阳市供电局生产技术部、客户服务中心等部门看到,在操作台前,点击鼠标,可随时调看东阳市任一变电所的运行情况,主网、配网的一举一动,各项供电数据一一展现,先进的科技电网构建出一张庞大而又高效的“神经”网络。
“去年上半年,投资200万元建成的配网馈线自动化系统,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故障停电范围,还增强了供电的可靠性。”据该局生产技术部李振华主任介绍,今年一季度供电可靠率较去年从99.85%增加到99.92%,这一数据的取得,与配网馈线自动化系统的成功运行不无关系。
据统计,2006年至2009年的线路故障查找时间,平均每次为3.5小时。而通过配网馈线自动化系统中智能开关的故障隔离设置,缩小了停电范围,也缩短了故障查找的范围。如不久前10千伏防军335线南湖支线永久性故障隔离,后查明由于弱电线路造成高压线路永久性短路,缩短故障查找时间3小时,多供电量1万千瓦时左右。与此同时,通过遥测还可以及时发现测量点电能质量情况,为提高电能质量提供科学且真实的依据,延长相关电气设备的寿命。
随着现场管理系统建设的不断深入,东阳市供电局在线终端数量迅猛增长。“截至目前,该局在线终端总数已达6460台,其中专变3537台、公变2923台。”该局客户服务中心副主任卢华刚告诉笔者,自从安装了智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抄表员坐在办公室点击鼠标,就可轻松获取远程现场的电量数据。智能用电信息采集器除了可以自动采集居民电表的数据外,还具备远程自动结算电费、自动生成各类用电报表、统计分析用户用电情况等功能。因为有统计分析用户用电的功能,用电如果出现异常将会及时反馈到供电部门的后台系统进行提醒。
与此同时,该局还从2004年开始投资千万余元建设负控装置。据介绍,负控装置能对用电负荷数据进行实时监控,通过该系统分析相关用电数据信息,不仅可以随时了解企业用电状况,而且还能进行远程抄表和实时控制,减少人工作业量和差错率,对工效的提升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近年来,东阳市供电局不断加大科技成果在生产中的应用,提高了电网的安全运行水平。“十二五”期间,该局将积极推动智能电网建设,统筹推进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各环节的智能化建设与改造,适应电动汽车和新能源发展需要。开展配电自动化以及智能用电技术研究与应用,提高配电网络智能化水平。
采访中,笔者了解到,智能电网建设将进一步提升供电服务水平和效率,大幅度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促进社会资源优化整合,最终达到为电力客户提供灵活互动、友好开放的全方位、多元化服务目的。
标签:东阳市供电局,智能电网,东阳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