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电网公司上演了一出2万余人参与其中的“科技创新”大戏:5年累计投入科技资金8.085亿元,完成了967个科技项目的研究,其中承担国家“863”计划课题5项、云南省科技项目5项、南方电网公司重点科技项目8项、云南电网公司重大科技项目219项。
在这些重大项目身后,是一批批科技成果培育转化结出的累累硕果:“十一五”期间,获各级奖励286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南方电网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云南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5年间,云南电网公司拥有的专利数量增长了近7倍。共申请专利90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37项;共获专利授权59项。
构建科技创新体系 赢得发展先机
云南电网是国内结构最复杂、驾驭难度最大的电网之一:世界首条±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投运,西电东送、云电外送;西部小水电众多,电网安全稳定的问题十分突出,汛期20多条线路(断面)压极限运行;海拔高差大、地形复杂、微气象显著、自然灾害频发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影响极大。
“电力行业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行业,没有科技进步的支撑,安全、智能、高效、可靠、绿色电网建设和行业发展无从谈起。”云南电网公司总经理廖泽龙介绍,2005年起,一个决策科学、反应迅速、管理高效的科技创新体系开始运转。在新体系的支撑下,公司2万多人次参与到科技项目的研发中来。电力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北京云电英纳超导电缆公司、北京新能源技术研究公司等逐步发展成为公司技术研究的核心力量,主要从事前瞻性、基础性、重大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
投资1.5亿元建成的云电科技园,成为公司研发基地。2008年9月,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挂牌成立,成为公司的人才基地。2009年5月,电能计量实验室被南方电网公司评定为重点实验室,主要开展电力量测及自动化技术的研究。云南省智能电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原输变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被省科技厅认定为云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积极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大力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著名高校以及先进的电力企业的交流合作,与浙江大学、重庆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科研项目的合作,培养了一批优秀科研团队,实现了产学研相结合的良性循环。与此同时,以总经理为组长的科技创新领导小组成立,一批院士和知名专家被请来举办专题技术讲座和培训,各级电力技术论坛受到员工欢迎。在员工中开展自主创新活动和科普活动,鼓励员工小革新、小发明、小创造,全公司上下形成了崇尚科学、鼓励创新、科技兴网的良好氛围。
关键技术实现突破 抢占科技制高点
回想起2008年初那场50年一遇的雨雪冰冻灾害,云电人痛心疾首:仅5天时间就造成昭通电网220千伏大镇线、220千伏大盐线、110千伏大永Ⅱ回线、110千伏大盐Ⅰ回线、110千伏桃彝线出现故障。此外,曲靖、怒江、迪庆等9个州市电网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在22.08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受灾乡镇达到205个,受影响人口达399万人,给全省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
增强电网抵御低温雨雪冰冻等重大自然灾害的能力,云电人自主研发了输电线路覆冰在线监测预警系统,研究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其中对于高海拔微气象条件下的覆冰监测预警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今年初,我省昭通、曲靖再次遇到甚至大于2008年那场冰冻灾害,直流融冰装置以及在线覆冰监测系统,让云南电网安然无恙。这是云南电网公司通过科技创新确保电网安全可靠、提高生产力的一个缩影。
在云南电网公司,无论是走进云电科技园、电力设计院、变电站参观,还是在我省高海拔山区输电线路沿途采访,还有许多令记者叹服的在电力关键技术领域创造的国内、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项目:
电力超导技术实现国际领先,单相3米、10千伏/1500安冷绝缘超导电缆技术填补了我国相关技术及知识产权的空白;研制关挂网运行的35千伏饱和铁心型超导限流器处于同类限流器的国际领先水平;CFB锅炉岛技术应用研究达到国内领先,获得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和中国电力科学技术一等奖;跨越高海拔与重冰区的大跨度输电线路设计技术、高原500千伏紧凑型输电线路设计技术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高海拔紧凑型输电线路技术项目的应用将电网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破坏降至最低,缓解了西电东送线路走廊紧缺的压力,节约用地,大量减少森林砍伐。研究成果在500千伏德宏—博尚—墨江—红河变输电线路等工程中应用,线路总长2589公里,节约用地76000亩。对保证国家西电东送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十一五”期间,云南电网公司统调发电装机容量从2005年末的893万千瓦提升到2836万千瓦,增长了2.2倍;售电量从432亿千瓦时跃升到1176亿千瓦时,突破了千亿大关;营业收入从180亿元增长到491亿元,资产总额从277亿元增加至717亿元。西电东送送电能力从195万千瓦跃升到790万千瓦,云南成为西电东送的主力军。5年间,445亿元投入到电网建设中,世界首条±800千伏直流输电线路投运,500千伏主干电网延伸至9个州(市),220千伏骨干网架覆盖全省,特高压、交直流混合运行的大电网形成。
依靠科技进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云南电网公司成功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之路,核心竞争力迅速增强。廖泽龙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建立科技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提高科技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力争达到2.5%,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的目标。”
标签:云南电网,科技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