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技术献策

技术献策

青海公司750千伏日月山变电站工程创鲁班奖纪实(图)

  2011-11-28

海拔高 追求更高

2011年11月7日,北京,人民大会堂。

来自青海省电力公司的代表骄傲地捧起中国建筑工程最高荣誉——鲁班奖奖杯。由青海公司建设,青海送变电工程公司承建的750千伏日月山变电站工程在经过与国内数百家优秀企业的激烈竞争后,终于获得了中国建筑工程最高荣誉鲁班奖。这是青海省电网建设工程中的第二个获得鲁班奖的项目,是三年来青海公司负责人带领全体员工众志成城、团结拼搏取得的丰硕成果,也是750千伏日月山变电站工程全体建设者的骄傲,更是一座矗立在雪域高原的丰碑。在这丰碑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青海公司全体员工“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的勇气和青海公司“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成长历程。

青海送变电工程公司员工在750千伏日月山变电站搬运管母线

青海送变电工程公司员工连夜加班施工

青海送变电工程公司女员工在烈日下进行二次接线

日月山750千伏变电站全景

750千伏日月山变电站位于西宁市湟中县通海镇,海拔高度2400米,总占地面积16.545公顷,总建筑面积2012平方米。本期建设1组210万千伏安主变压器,远期为3组;本期750千伏出线4回,远期10回;本期330千伏出线10回,远期18回,采用技术成熟先进的分层、分布式、开放网络结构计算机监控系统和配套的保护、通信等系统。从2009年5月28日开工,至2010年9月25日竣工,变电站建设者们在500多个日日夜夜里,在一系列挫折磨难中开拓奋进,用汗水和心血交织起一幅高原电网建设的华丽画卷,用心血和智慧在青藏高原上树起一座历史的丰碑……

新起点 大志气

750千伏日月山变电站是举世瞩目的电力天路青藏交直流联网工程的重要变电站,是加快青海、西藏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政治工程、民生工程和光明工程,对促进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实现青藏交直流联网工程及加快西北电网750千伏主网架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青藏交直流联网工程受到国家电网公司党组的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工程建设总指挥部,由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助理,西北分部主任、党组书记喻新强担任工程总指挥。

工程建设总指挥部统筹协调、靠前指挥,要求各参建单位周密策划、精心组织,努力建设成“安全可靠、优质高效、自主创新、绿色环保、拼搏奉献、平安和谐”的世界高原交直流输电精品工程,确保务期必成、务期必胜。质量目标要求创国家“五项大奖”即国家优质工程金奖、中华环境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在变电站建设伊始,青海公司提出,要把750千伏日月山变电站建设成鲁班奖获奖工程,为整个青藏交直流联网工程建设带个好头,开个满堂红。

鲁班奖是中国建筑业的最高奖项,评选的是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精品工程。目前,全国上百万家建筑企业,每年评选的名额只有100个。青藏交直流联网工程地处青藏高原,不但具有海拔高、昼夜温差大、极端气温低、风沙大等环境因素,而且建设难度非常大。作为青海电网建设主力军的青海送变电工程公司,虽然在2009年获得过鲁班奖,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这支队伍目前仍存在创优意识滞后,管理理念和施工工艺与国内先进企业相比,具有一定差距,技术水平和科技创新整体实力明显不足。想要捧回鲁班奖奖杯,对青海公司和青海送变电工程公司而言,充满挑战。

重策划 强管理

在超越别人之前,先得超越自己!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青藏交直流联网工程建设总指挥部临时党委委员、工程青海段指挥长、青海公司副总经理全生明,这位为青海电力建设拼搏了多年的建设者,感到肩上担子的沉重和前所未有的压力。在他看来,困难就是对手,压力就是动力。只要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聪明才智,就一定能在创建鲁班奖工程的道路上攀登新的高峰。

创建鲁班奖工程,不是一句空话,需要的是一种追求完美的全新理念,也需要的是一种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为此,他带领建设者通过各种渠道,编制了上百万字的《创优争先实施细则》,并先后5次对其进行反复修改,迈出了创优争先从策划到实施的第一步。他5次派出专业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到获得鲁班奖的企业学肮勰Γ盖虢ㄖ⒌缌Α⒖蒲械热噬钭?0余人次,定期进行现场咨询、培训、指导,使工程参建人员深刻理解掌握到建“鲁班奖”的标准、工法及关键点,有效地提高了工程建设的管理和技术水平。在此基础上,青海公司基建部在青海送变电工程公司内集中了具有丰富施工经验和较高技术水平的技术能手组成了专家小组,与聘请的“大专家”有效配合,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专家管理模式。

“走出去学习,请进来传经”的方式,使送变电建设者,看清了方向,理顺了思路,使整个工程建设过程成为了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一个不断策划的过程,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在工程建设中坚持采用国家电网公司“两型一化”“两型三新”“三通一标”及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建设理念,全面推行“PDCA(策划、实施、检查、改进)闭环管理”和“持续改进”的管理思想,深入开展“安全风险”管理和“遇问题,即改善”活动,认真实践“控制始于策划”的管理理念,注重“方案先行、样板开路”的管理方法,积极倡导“亮点的辐射带动作用和标准化”的管理思想,为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在工程实体施工中,项目部始终遵循“方案先行,样板开路”的原则。对每道工序均按方案或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先作样板,对样板进行检查验收后再进行大面积施工,做到一次成优。同时,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规定和“六化”标准规划、布置,创建了整齐、美观的施工区和生活区,安全施工纪录达到500多天,使该项工程在安全文明施工方面成为了青海省内电力建设施工现场的样板工程、标志性工程和窗口工程。

集智慧 铸亮点

750千伏日月山变电站建设对工艺质量要求之严、之细、之苛刻,是建设者们从来没遇到过的。但是不论是哪一个细节,他们都敢于向同行业质量标准的极值挑战。

750千伏日月山变电站地质结构情况复杂,首次采用夯扩钢筋混凝土灌筑桩进行地基处理,采用沉管夯扩灌注桩处理湿馅性黄土技术,4971根桩基,Ⅰ类桩为99.7%,无Ⅲ类桩,这样的桩基处理水平在国内基础施工中并不多见。750千伏金属全封闭组合电器(GIS)设备基础为整板大体积钢筋混凝土基础,建设者通过采用麦复纤维混凝土等多项技术,有效解决412米超长、大体积GIS设备基础温度裂缝难题。大板基础中的6740根预埋螺栓,486组预埋件平整度误差小于2毫米,实现了965个设备单元安装精确。750千伏GIS组合电器现场安装精度、环境要求高,为提高对接质量,现场采取四级防尘措施,并采用空气激光尘埃粒子计数器对防尘室内的空气清洁度进行检测。对接时始终保证安装环境中大于0.3微米的粒子个数小于每立方米100万个的标准。1610处设备对接面,投运至今,未发现一处泄漏现象(规范要求:年泄漏率小于1%)。耐压及传动试验一次成功,施工工艺质量为国内目前输变电工程领先水平。270千米线缆排列,78600芯二次接线,制作工艺美观,余缆、尾纤整理有序,接线达到正确率100%。

严之又严、细之又细的工作作风,使变电站建设同时保持着极好的创新精神。工程采用建设部推广的清水混凝土等十项新技术中的8项25个子项,采用全联合钢构架等11项国家电网公司新技术。获得、受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法等17项国家专利。高海拔、寒冷地区超长GIS设备基础施工工法等获得国家级工法,高海拔超高压输变电系统安全保障技术及研究应用等12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扩径导线施工等15项省部级工法,降低组合电器对接面渗漏率等13项省部级QC成果。

智慧与困难的拼力一搏,搏出的是变电站建设者们的志气、勇气和才气。工程建设者在工程实施期间通过全面落实“两型一化”变电站要求,推行节约型、环保型、工业化的施工工艺,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通过改进高海拔超高压防电晕及降噪技术,站界噪声降至45分贝,年节电100万千瓦时。首次采用“反出线单列支撑”设计,节地7.6公顷。雨雪水综合利用,年节水548吨。GIS基础首次采用“阶梯式”设计,节约混凝土2994立方米。采用“π”型及全联合钢构架,节约用钢254吨。采用节能技术,年节电40万千瓦时,实现了变电站低碳运行。

树精神 展风采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青海公司地处偏远的内陆,管理水平、施工技术、科技攻关能力等方面与先进企业相比,有较大的差距,尤其缺乏一支高素质、高能力的基建员工队伍。但他们最大的优势就是有种在困难面前不服输和敢拼搏的精神,最大的胜算在于拥有一支具有“五个特别”精神、能够直面差距、敢于拼搏、不断超越的队伍。

这种精神对工程更好、更快地完成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工程建设中质量标准的提高,对现场员工来说,意味着要付出更多的汗水和精力。在变电站建设的日日夜夜里,员工们每一次观念的碰撞和心灵的震撼,那一次次工作的艰辛和忘我的奉献,无一不让人感动,让人赞叹。

GIS基础浇铸需要连续浇铸3个月,去年5月,天降暴雨,为了保证浇铸质量,从项目经理到炊事员全部拿着防雨布挡雨,在暴雨中硬挺了半个多小时,不少人在雨停后瘫坐在泥地里。项目副经理何恩家在变电站建设过程中,负责指挥协调工程管理,他工作加班加点,有时甚至“连轴转”,体重减轻了20斤;项目副经理刘文革,尽管儿子面临考大学的关键时刻,他还是坚守在工地顾不上回家;施工负责人郑国彪利用空余时间总结出一整套国内领先的悬挂式管母线的施工方法;焊工王东祥和课题攻关小组一起,自行设计并制作出了铝锰合金管型母线焊接新技术,保证了焊接质量……

这些踏实肯干、甘于奉献的青海电网人,为实现青海公司“培养一批优秀的输变电工程建设管理、技术人才队伍”的目标奠定了基础,为实现鲁班奖的目标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树丰碑 创辉煌

工程先后荣获青海省江河源杯,国家电网公司优质工程(第一名),中国电力优质工程(第一名),省、部级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青海省节能试点示范工程,中华全国总工会工人先锋号,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生产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并最终荣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青海电网人没有辜负国家电网公司领导的期望,通过艰苦的工作,终于将750千伏日月山变电站工程建设成精品工程,领先、率先实现了青藏交直流联网工程“五个一”的目标,在雪域高原建设了一座青海电力建设史上的丰碑。

“精益求精,不断探索”的精神将指引青海公司全体员工以国家电网公司“诚信、责任、创新、奉献”为核心价值观,不断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和施工技术水平,在国家电网公司的坚强领导下,为青海电网建设作出更多的贡献。

标签:青海公司,日月山,变电站,鲁班奖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