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自2月10日开始,庐江供电公司农网办人员兵分四路,开始了2012年农网改造升级工程56个项目的前期现场勘察设计工作。与以往不同的是,现场勘察人员的手中多了个能GPS定位的手持PDA。他们一边操作手中的PDA,一边在绘制的线路施工草图上标注所测地点的编号。这是庐江供电公司首次将GPS技术运用到农网改造升级中,在科技创新方面又迈出了新的一步。
据悉,GPS是一种基于卫星的定位系统,用于获得全球任何地方的地理位置信息,具有性能好、精度高、应用广的特点。农网改造升级的现场勘察设计工作,是农网改造的重要环节,是编制项目预概算、线路施工图和组织现场施工的前提。线路施工图的编制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项目施工质量与进度。以前线路勘察设计,现场人员必须带上测距仪,以周围环境为参照物进行主观判断,绘制出低压线路施工图,从而可能造成线路施工走向不准、线路施工长度不准确、施工点位置与实际位置不符等弊端,而且测距仪丈量线路距离费时费力。
采用GPS定位技术后,现场勘察线路及配电台区,只需要定位几个关键点:如转角、耐张点等,结合GIS配电网地理信息系统,就能方便地形成线路走向图,而且线路距离十分精确。在线路设计中,线路经过的特殊地段:如河流、村庄、公路等,能及时在GIS信息系统中反应。庐江公司主动思考,开拓创新,将GPS定位技术运用于农网改造升级工作。从而方便采取措施有效编制施工方案,有效提升了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勘察效率。
据在现场参与农网勘察设计的该公司农网办主任王彬介绍,庐江供电公司下一步将GPS定位技术应用于所有农网升级竣工线路和配电台区,以更加充实公司的GIS配电网地理信息系统,将配电网地理信息系统数据资料延伸至400伏低压线路,甚至用户电表箱处。
标签:庐江供电,农网改造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