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技术献策

技术献策

海宁农村电力施工率先实现“智能化” 有望全面推广

  2012-07-31

“硖石街道双冯村胡昌波家三相基建表计安装完毕,请审核。”7月27日下午5时许,海宁市供电局硖石供电营业所所长陈华灏在电脑上收到了营配工张江腾从施工现场发来的工作流程,并附有刚安装好的设备照片,图片上的设备安装位置、安装工艺、型号数据清晰可见。

据介绍,全省首家农村智能配电台区管理平台在海宁上线,经过两个多月试运行已取得预期效果。通过这个管理平台,海宁农村电力故障抢修率先实现“智能化”,18个台区的故障抢修平均到达时间缩短了6分钟,业扩装表、线路架设等施工质量明显好转,而且线路巡视管控难的问题也得到了有效解决。

今年5月,由海宁市供电局与国网电科院亿力科技公司合作研发的浙江省首家无线专网农村智能配电台区管理平台上线运行。海宁的梅园、成园等18个台区作为试点,首批实现农村配变台区智能化管控,从而告别了传统的施工质量难管控、抢修联系靠电话的人工办公方式。

“使用这个系统后,要检查施工质量情况、人员去向,只要坐在办公室轻点鼠标就能轻松搞定。”海宁市供电局技术员王晓飞介绍说,农村智能配电台区管理平台与主动服务系统无缝对接,通过专门的无线网络及掌上电脑(移动PDA),实现对工作进展及质量的全方位、全过程实时管控。

系统分为巡视任务、抢修任务等11个任务模块,目前6个模块已投入使用。工作人员在巡视过程中如果发现缺陷,就使用随身携带的移动PDA拍摄下影像资料,并启动消缺流程后发送所内技术员,技术员只需要轻点鼠标,就可以根据发送过来的影像资料和巡视记录甄别设备缺陷,分轻、重、缓、急进行派工消缺,消缺结束后施工人员再在现场拍下影像资料发回所内审核。整个消缺流程时间紧凑、环节流畅,质量有保障。如果遇到故障抢修,服务质量管控中心坐席人员通过系统找到离故障点最近的抢修组,然后直接把抢修工单发送到该抢修组的移动PDA上,抢修组在系统地图上可精确查找故障点的位置。避免了由于派工不合理致使抢修人员重复跑和不熟悉路径走冤枉路的弊端,有效地缩短了故障抢修时间,提高了故障抢修效率。

据了解,下阶段海宁电力部门还将开发统计查询、总保调换等5个高级应用模块,并计划全面推广。

标签:海宁,农村电力,施工,智能化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2,010-63231638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