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网江苏电科院举办“电博士”党员联合攻关团队和党员突击队授旗仪式,正式为电科院的党员特色队伍建设开启了新的篇章。自2017年以来,江苏电科院始终将推动党员冲锋在前,奋勇争先作为基础党建工作的重点内容。通过聚焦重点、难点,电科院成立了多个共产党员联合攻关小组、党员突击小组,承担着多项重点工程建设和关键技术研究,发挥了共产党员在电力科研创新上的先锋作用。
聚焦科研难点 党员联合攻关
“我们这支党员队伍非常年轻,各个专业都有,有一次的、二次的、信通的,大家非常专业、有奉献精神,我们经常在现场一待就是一两个星期,往返于南京和同里的火车票都攒了一大堆。”“电博士”典范城市建设支撑攻关小组负责人袁晓冬如是说。该小组成员平均年龄只有34岁,10名成员中5人是博士,5人是硕士,全部都是党员。
2018年10月18日,“一带一路”能源部长会议暨2018国际能源变革论坛在苏州召开,同里综合能源服务中心正式亮相。正是这支党员攻关小组历时半年,用60多张火车票和数十个不眠之夜,完成了微网路由器和高温相变光热发电系统两个技术难题和关键技术的攻克。“这是电力系统能源变革的一大步,我们负责的又是核心课题,有困难、有难题、有需要冲锋的地方就有我们共产党员。”攻关小组核心成员李娟十分坚定地说道。
工程现场突击 党员冲锋在前
该院突击队针对电力生产支撑的重点工程,凝聚某一专业、某一方向的中坚党员力量,解决现场一线的生产难题,为江苏电力建设带去新鲜科技的力量,保障江苏电力的重点工程顺利开展。苏通GIL综合管廊工程是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超长距离创新工程,这项工程的建设是江苏电力,乃至中国电力的新突破。无数的技术难题,无数的现场检测,都是摆在工程进展前的一道道难题。为了让这项举世瞩目的重点工程顺利竣工投运,该院的“电博士”党员突击队在这里连续奋斗了近1年的时间。该突击队由多位电气一次设备专业党员组成,他们的平均年龄仅33岁,学历均是研究生及以上。在这一年中,他们与家人聚少离多,与假期娱乐绝缘,克服现场的艰难困苦。他们完成了10多项创新现场试验技术和装置,组织完成了近100次现场试验,为该工程在2019年9月初正式投运提供了有力保障。
注重“三亮三比” 党员以身作则
自2017年以来,该院长效开展共产党员“三亮三比”活动,鼓励全体党员以身作则,在自己的岗位和专业上,亮出自己的身份,对比工作实效。各个党支部在党员活动室、办公场所设立了“三亮三比”宣传栏,让全体党员在榜样的带动作用下激发出更强的斗志。
“日常工作非常繁忙,我们自己不知道自己明天工作安排,也不知道大家工作进度和情况。开展‘三亮三比’活动,使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找到差距,找到自己努力的目标,让我有了刚入党时那种拼搏劲儿,更好地为电力客户服务。”该院客户服务中心党员示范岗章劲秋对“三亮三比”活动做出了如此的评价。
截至目前,该院29个在职党支部全都有序开展了“三亮三比”活动,累计设立党员示范岗40余个,覆盖率为12%,充分调动起全体党员和职工的工作热情,为江苏电力建设作出重大的贡献。
更多精彩信息请关注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江苏电科院,电博士,党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