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电网公司佛山顺德供电局工作人员检查电房设备运行情况。 刘酩诗 摄
走进佛山市德胜体育中心,只见红色螺旋坡道宛如矫健的岭南醒龙盘旋而上,随处可见十五运会的标语、吉祥物、视频展播,十五运会气息扑面而来。这里将承办十五运会女子篮球比赛等重要赛事。这座被誉为湾区“鸟巢”的文体新地标,正以最佳姿态迎接十五运会的到来。
随着十五运会开幕式的临近,保供电工作已进入全面实战阶段,保供电团队的身影也格外忙碌。“目前量测终端和分支监测装置的数据采集和上线率情况还需要优化,本周五前将对现场和保供电系统数据作一次全面排查整改,确保上线率和准确率100%。”佛山供电局供电服务中心计量运维分部高级经理刘欣欣正在和保供电团队的同事们讨论电鸿化改造后的数据采集及应用情况。
刘欣欣告知记者,德胜体育中心已全面完成“电鸿”化改造,通过从高压侧全链路改造至低压侧二级负荷箱,加装24套“电鸿”智能量测终端,确保重要负荷分路电气量高频采集及负荷动态感知,为场馆保供电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撑。
作为国内首个电力物联操作系统,“电鸿”广泛连接源荷网储各环节,让一套系统覆盖不同类型、不同品牌的电力设备,实现海量终端数据互联互通。
在场馆“电鸿”化改造之前,保供电主要是依赖工作人员现场巡视和录入数据,后方人员才能在系统看到场馆侧的相关情况。但是现在,后方保供电人员可进行远程实时监测,全方位了解用户设备的具体情况,并对异常做出及时判断。
佛山顺德华体德胜体育中心有限公司运行保障部部长周启明向记者介绍:“在这里即将举办的十五运会女足和女篮比赛都是中央电视台的直播赛事,受关注度非常高,比赛期间的电力系统供应尤为重要,现在连空调、计分屏幕的显示器都可以借助电鸿系统快速识别故障,大大地减轻了我们运营的负担。”
佛山供电局对6个十五运会保供电重要场馆现场全面采用“电鸿化智能量测终端+分路监测装置”的高可靠性典型配置,全面纳管用户侧的电压、电流、功率等数据,覆盖范围从中压总开关到低压总开关以及分路开关链路,“‘电鸿’化改造只需在不影响用户正常用电情况下加装量测终端、分支监测装置和智能柔性调控终端,改装后可以实现普通数据5分钟采集一次,重要数据1分钟采集一次,故障跳闸基本可以实现秒级告警。”刘欣欣说。
截至9月30日,广东电网公司已对46个重要赛事场馆进行“电鸿”化改造,并将数据全面接入广东电网公司保供电系统。“我们已实现包括十五运会开幕式场馆省奥体中心在内的46个重要赛事场馆赛事、活动期间的电气、环境的动态感知,并通过采集电气数据对场馆用电情况进行判定分析,实现远程监测场馆的功能。”广东电网公司十五运会专班客户协调保障团队小组长蔡哲介绍道。同时,电力指挥部设立专人专职跟进保供电系统中场馆的“电鸿”化数据监控,发现电气数据异常预警,迅速指挥现场值守人员处置异常。
同样是十五运会赛事场馆,横琴国际网球中心的“电鸿”化改造也大幅提升了保供电的效率。“以前还需要轮班定时定点巡检,现在我们可以将大部分人力解放出来,投入到分析问题、解决故障点的任务中。”珠海横琴供电局安全监管部(作业风险监控中心)经理杨凯帆说。
据介绍,横琴作为南方电网公司“电鸿”全域综合示范区之一,已在去年10月完成了核心装备和区域低压“电鸿”化改造,低压故障原因的平均排查时间由原来的1小时缩短至15分钟,低压定值的运维时间由原来的1小时缩短至2分钟,运维工作效率整体提升超50%。
杨凯帆透露,本次十五运会网球赛事保供电将首次应用“电鸿”柔性卡扣(柔性电流互感器),部署安装在赛事场馆的配电开关上,并搭建数字化电力指挥中枢。“相当于给供电线路临时戴上‘运动手环’,通过高频采集和负荷动态感知,实现对场馆重要负荷回路的远程实时监测。”杨凯帆解释道。
“上至中压电源点,下至电网最末端设备与用户侧,技术人员可以看到每一个节点的实时电流、负载率及设备温度等数据,即时掌握全量保供电设备和保供电场所的供电情况。”珠海横琴供电局生产计划部配网自动化专责夏子鹏说,他现在只要坐在办公室移动鼠标,配电房每一路开关的参数、状态都能在屏幕上一目了然,保供电工作更加高效便捷。
“‘电鸿’化保供电技术了改变以往人工现场驻守实测的、落后的‘人海’保供电战术,后续可推广应用于重大活动、中高考等无法派员进行现场值守重要负荷点位的保供电任务,实现保供电方式数字化转型。”蔡哲说。
南网报记者 黄璐 通讯员 朱盈 张宇晖 沈诗鸣 胡晓婧 何嘉贤
标签:人海战术,数智战术,电鸿,十五运会保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