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强村富民”助力雨山村转型升级,实现全面振兴(图文)

发布时间:2022-03-28 10:17:26 作者:陶尊群 赵兴人 王东阳 赵旭东 刘稳 韩勉之

一、工作背景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力争2021年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启动实施,脱贫攻坚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平稳过渡。

  2021年1月15日,国家电网公司印发了《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意见》,围绕做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强化统筹、精准发力,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指明了工作方向。

  为深入贯彻中央文件精神,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国网淮安供电公司创先实践“能源绿 一品红”项目,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在乡村地区高效落地。

二、主要做法

  夯实乡村振兴基础,强化能源网络。实施雨山村配电网优化升级改造,投资新建400千伏安公变、200千伏安专变,创新实施“山区专用接地桩”等三项国家发明专利,打造高可靠性供电示范村,有效满足雨山村用能需求。实施煤改电、电代油计划,改造茶场基础配套设施,推进乡村电气化示范改造。在村内空地、屋顶、路边等空间综合运用光伏发电、储能、电能替代等新能源技术,在雨山茶场建成农业微电网系统,并通过“可再生能源发展与电网协同供电系统”打造首个直流供电示范区,减少新能源逆变损耗10%,实现清洁能源、智能电网和负荷的优化互动,提升供电可靠性和清洁能源消纳能力。

  构建组织协作体系,凝聚振兴力量。2020年9月,营销部党支部、盱眙三新公司党委与茶场党总支合作共建,签订《抓党建促联建 助推“万企联万村 共走振兴路”行动》联建协议,明确下一步帮扶方向,夯实组织合作框架体系。盱眙三新公司党委、营销部党支部积极与国网冀北秦皇岛公司党委联系,共同探索南北共建模式,通过共享乡村振兴工作经验,拓展销售渠道,秦皇岛公司“出头石”与盱眙雨山“能源绿”品牌携手并进,促进品牌优势互补、产品质效提升。在营销部党支部的强力推动下,盱眙三新公司党委与茶场党总支强强联手,携手江苏荔枝新闻网,组织开展网络直播售茶,拓展线上销售渠道,构建产品立体化输出路径,组织号召公司各级党组织、党员服务队积极参与其中,聚各方合力提升“能源绿·一品红”系列红茶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

  构建文化导引体系,输出红色智慧。成立江苏省首个国企与行政村“党建联盟”,党建联盟结对支部到雨山茶场开展“联合主题党日活动”,一起重温入党誓词、学习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等内容,并倾情传输“三本六盒一证”等党建标准化建设经验,茶场党总支文化体系进一步提升。三方党组织集思广益,充分发挥文化价值创造力,创新研发“红茶+”烹饪制作新模式,开发出红茶龙虾、红茶螃蟹、红茶调料、露能茶饮品等“红茶+”衍生品,并注册“雨山红”商标,进一步扩“红”赋能。茶场用电志愿服务队在志愿扶困的基础上,深入贫困户家中详细了解贫困户的思想状态,建立贫困农户档案卡,制定“一户一策”振兴计划,激发贫困户劳动致富信心,以“思想致富”带动生活致富。构建扶贫监督体系,确保廉政帮扶。开展扶贫监督大讲堂活动,深入解读扶贫相关政策,剖析扶贫领域风险点,并结合扶贫实际制定《电力扶贫风险防控体系》。党员服务队队员兼法律事务负责人变身扶贫专业律师,依法合规指导茶场党总支合理分配扶贫收入,确保扶贫项目规范化、长效化建设。联合雨山村党员干部和村民组成扶贫联合监督工作小组,签署《扶贫监督工作责任书》,常态化对扶贫资金使用以及扶贫责任落实、扶贫计划推进等进行监督,确保扶贫资金廉洁使用、扶贫责任有效落实。

  构建产业发展体系,实现乡村振兴。为确保脱贫不返贫,三方党组织开展头脑风暴,积极凝聚优势资源,合作组建“淮安问源茶旅惠民服务有限公司”,发动员工为茶农募集20万元股本资金,公司经营后,41%股份收益将直接打卡到贫困户,为贫困户提供稳定收入来源,降低返贫风险。同时,在省公司的支持下,运用“电气化+乡村振兴”发展模式,精心打造雨山村乡村电气化示范区,高标准规划建设二期工程新厂房,进一步扩大茶叶生产规模及品质,促进“红茶+”产业链条持续拓展。

image001.png

三、取得成效

  1.脱贫攻坚卓有成效。通过实施“能源绿·一品红”红茶扶贫项目,茶场32户贫困户获得了挂包帮扶,茶园农事活动获得了科学指导,人员就业获得了优先考虑。同时,科学、规模、全自动的生产模式大大降低了制茶成本,增加近50万元的集体年经营性收入,为雨山村提供了近百个就业机会,同时也助推茶场向精益化、规模化转型升级。

  2.转型升级提升质效。利用“光伏+储能”昼夜峰谷电价差降低生产成本,余电上网为村民持续增收,每年可减少燃煤使用6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0吨,节约企业生产成本10万元,实现脱贫攻坚和节能环保的有机结合。以产业智能为目标引入现代智慧生产理念,助力雨山茶厂建成智慧茶园、全自动生产线,实现茶场日产茶2000斤,为原产量的3倍。

  3.品牌塑造声名远扬。一是自项目实施以来,盱眙“能源绿一品红”电力扶贫项目备受省、市政府领导关注,2020年9月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许善平前往盱眙视察雨山茶场并作肯定;2020年8月,公司在省委组织部调研会议上专题汇报该项目,并获认可;2020年7月市委书记蔡丽新批示:“将该项工作纳入‘万企联万村 共走振兴路’工作范畴中”。二是“能源绿·一品红”项目经验获社会各界认可。2020年“能源绿·一品红”项目两次获中央电视台新闻栏目报道,2020年10月公司获省扶贫办颁发的“2020年全省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9月,项目入选“能源-高质量发展及扶贫成果案例集”。三是形成显着的示范效应,“能源绿·一品红”品牌诞生,填补了苏北地区规模化红茶产业的空白,与冀北秦皇岛公司合作开展的“南北共建”模式,为江苏提供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扶贫模式。2021年江苏省电力公司第四届青年创新创意大赛中该项目获金奖。2021年盱眙茶场被上海电力大学定为大学生教育实践基地。以雨山村为背景编制的“雨山谣”MV获国家乡村振兴局、学习强国宣传。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淮安供电公司 陶尊群 赵兴人 王东阳 赵旭东 刘稳 韩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