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红星”引领,创“蓝海”经济

发布时间:2024-06-04 14:44:24 作者:吴穹 黄洪平 刘堋宇

  一、重要意义

  2020年9月,成立国家电投四川甘孜州兴川能源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甘孜兴川公司),承担甘孜州及周边区域新能源项目开发、建设、经营和管理任务。2021年12月14日,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碳达峰碳中和联合行动中,正式启动甘孜乡城全球首个超高海拔光伏实证基地,该项目是以光伏发电为基础,兼具超高海拔光伏技术实证、“光伏+生态修复”实证和智能光伏电站实证三重功能的实证光伏电站,将填补我国光伏实证基地在超高海拔、中纬度地区的空白,为相关产业政策和技术标准制定提供科学依据。项目投产后年平均发电量约12.68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3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07万吨,进一步优化四川省能源结构,助力四川省在极端天气、突发事件下能源供需平衡。

  二、主要做法

  甘孜兴川公司始终坚持强化党建引领作用,成立“高原红星”党员突击队、防疫抗震保供党员先锋队,组建甘孜基地建设项目临时党支部,发扬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的韧劲,践行国家电投“信干成”企业核心价值观,保障全球首个超高海拔光伏实证基地按期投产发电,以“红星引领”创“蓝海”经济。

  (一)发扬长征精神,推动甘孜基地首批项目落地。四川甘孜州拥有得天独厚的光伏资源,也是红军长征途经的重要区域,长征精神滋养着在这片土地上奋斗的国家电投人。2021年,甘孜兴川公司党支部把党史学习教育与推进“中国3060”目标结合起来,发扬长征精神,成立甘孜基地首批项目落地工作专班集中攻坚,积极开展项目竞争优选配置,扎实开展甘孜基地项目方案研究与策划。同年9月,启动甘孜州首批项目竞争优选配置工作,借助集团公司一流的光伏技术优势,超前谋划,成立项目“尖刀班”,通过1周精心作战,成功获取全球首个超高海拔光伏实证基地项目开发运营权。

  (二)发扬“高原红星”精神,保障项目按期投产。全球首个超高海拔光伏实证基地位于海拔4000多米的甘孜州乡城县正斗乡顶贡大草原上,为克服在高海拔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公司凝聚参建各方力量,组建甘孜基地建设项目临时党支部,定期开展政治理论学习,让党建走进工地,汇聚众力合力,充分发挥“高原红星”先锋模范作用。在疫情防控最吃紧的关头,恰逢项目建成投产前的关键时期,临时党支部积极组织协调县乡卫生院医务人员每天到工地现场,为每天1000多名现场工人开展核酸检测,相当于每人每天节约了5小时路途工时,极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为项目早日并网发电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三)丰富活动载体,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公司党支部与四川公司计财部结对,积极对接各大银行,搭建稳固桥梁,从源头上做好重点风险防范,保障工程项目资金,充分利用绿色金融、能源保供优惠政策,申请新能源专项信贷资金支持,快速、足额落实项目低息贷款。与甘孜州乡城县纪委监委开展“党建结对监企共建”活动,建立活动阵地,对党的建设、监管互助等深入探讨,同题共答,聚焦甘孜基地建设规模化发展保驾护航,推动政企高质量发展持续保持风清气正良好氛围。与地方通信公司合作,解决现场网络不畅问题;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现场配置制氧机、呼吸机、加湿器,解决高反缺氧、干燥问题。开展“夏送清凉”“冬送温暖”和节假日慰问活动,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四)厚植社会情怀,彰显国资央企责任担当。甘孜州“9·5”泸定地震发生后,成立“高原红星”防疫抗震保供党员先锋队,紧急采购灾区急需的发电机、电筒等设备第一时间送达灾区,抽调26名精锐力量连夜赴灾区震中抢险。共发现隐患37处,排查582户危房、拆除122户危房电源,紧急抢修电杆、拉线、电缆等多处,恢复灾区近500户村民供电,圆满完成抗震救灾抢险任务。2022年,四川遭遇“四最”叠加,按照四川省委、省政府拼经济搞建设工作要求,科学研判项目投产登高目标,开展“奋战100天、决胜930”“冲刺一百天、庆祝二十大”等主题活动,采用双日协调会形式,以日保周、周保月、月保障总体目标的原则,“高原红星”党员突击队引领建设者们早出晚归、争分夺秒,较计划工期提前两个月并网发电,现已成为川渝电力保供“生力军”。

  三、主要成效

  (一)锚定目标,突破自我。围绕甘孜光伏实证基地工程建设,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保障作用,3个月完成127种对比方案设计,2个月完成全部13项前期手续办理,4个月完成100余份合同谈判及签订。依托BIM(建筑信息模型)、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实现科技兴安,开发工程数字化建管平台,记录4482万套设备/部件从制作、出厂、运输、安装、调试各阶段的信息,对现场2000余人实现在线管理。解决交通卡点通行问题2000余次。194天建成63公里220千伏送出线路,161天建成220千伏升压站。在疫情封控情况下,20天完成150余份并网手续文件签审,得到地方能源主管部门高度认可。

  (二)履行责任,服务社会。国家电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建设一个项目,造福一方百姓”的理念,以切实解决当地群众就地就业增收,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助力实现共同富裕。投资268万元,建设饮用水保障工程,解决正斗村近千人饮水问题,打通藏区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电站建设期间提供大量就业岗位,采用当地劳务26373人次,劳务、机械使用、当地原材料采购费用合计超1800万元;每年以27.3万元租赁牧民草场,为当地群众带来很大一笔固定收入。

  (三)光伏+生态修复,保护与绿色发展并重。川西高原生态脆弱,同步开展甘孜实证基地建设与“光伏+生态修复”研究,通过“绿色施工+定量监测+主动修复”技术,建设区高原生态环境可控在控,持续向好。筛选适宜川藏草原生态保护草种14种,完成500亩生态治理修复,修复草地物种5种以上。在升压站外侧覆土区选取15亩,打造生态治理示范区,选用肥料土打底,以板块式进行翻种,不同板块选取草籽品种达40种以上,高原生态修复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开展青藏高原地区光伏发电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子课题——《陆面过程模型中土壤—光伏板—大气间能量传输模块的研发》,已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四)赢得荣誉,创造价值。广大干部职工发扬“高原红星”精神,积极践行“信干成”企业核心价值观。2021年,1名公司副总经理分别获得集团公司首届“建功创一流”管理创新一等奖、“集团公司杰出奋斗者”荣誉。2022年,甘孜兴川公司荣获集团公司“建功创一流”安全环保先进集体,1人获得先进个人。临时党支部书记、副总经理荣获集团公司2022年度“建功创一流”杰出奋斗者。2023年,党支部获得“集团公司2021—2023年度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甘孜州委州政府为公司授牌“超高海拔光伏实证实验室”“甘孜州清洁能源开发先进企业”。

  (五)打造品牌效应,强化示范引领。不断总结提炼甘孜基地项目建设经验和成效,创建“高原红星”蓝海追光实证先锋党支部品牌,秉持国家电投“绿色创新融合,真信真干真成”企业核心价值观,继续发扬“高原红星”缺氧不精神、缺氧不缺思考和行动,奋力推进甘孜融合式新能源大基地建设,不断创造绿色价值,打造甘孜“信干成”文化教育基地,树集团旗帜、标杆项目,助力中国3060双碳目标。

  (文/国家电投四川甘孜州兴川能源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吴穹 黄洪平 刘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