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暖相助,被爱的第18年

——中水物资集团成都有限公司党建引领志愿红,推动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发布时间:2024-06-06 15:37:38 作者:任国辉 江肖 赵文路 贾薇潼

  每一次素履以往,都会因一双双期盼的眼神而坚定,每一次风尘仆仆,都会因一个个纯真的笑容而值得,中水物资集团成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公司)连续18年开展爱心捐资助学活动,积极履行社会公益责任,树立良好大唐企业形象,并以捐资助学活动为载体,以微光汇聚暖流,用真情传递爱心,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一路向前,追光逐梦。

  一、举旗帜,定方向

  2006年7月,为响应集团公司和省国资委的号召,同时为履行国企社会责任、用爱心回馈社会,成都公司党委决定开展资助贫困生活动,在了解到绵阳市三台县百顷镇小学有不少家庭贫困但品学兼优的学生后,公司党委随即派出公司团支部委员奔赴绵阳三台,深入实地去了解接受资助的同学的具体情况。

  当时的高速公路只通到绵阳,从绵阳到百顷还有长长的一段路程。途中有一段道路非常泥泞,车子行驶起来十分缓慢。5个小时后,大家终于抵达了学校。为了探寻孩子们最真实的生活和学习场景,在学校老师的陪同下,公司团青代表逐一去到了受助学生家中。令志愿者们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叫冯燕的孩子。

  冯燕的家就是两间摇摇欲坠的土坯瓦房,其中一面墙还用一根木棍支撑着,用来防止房屋坍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更别提家电。屋内的墙面被做饭时的烟火熏得黢黑,更显得整个房子的破落。她的父亲在外打零工,母亲重度残疾,生活尚不能自理,还有一个年幼的弟弟需要照顾。小冯燕早早承担着与自身年龄不符的成熟与责任,兼顾着家庭与学业。虽然生活艰辛,小冯燕却依然有着开朗乐观的性格,这对于许多农村贫困家庭的孩子来说实在难能可贵。

  二、聚民心,汇力量

  在听取完团支部委员们汇报后,公司领导决定由公司团支部牵头,发动公司全体干部员工自愿向贫困学生捐款。同时,鼓励有经济能力的员工进行一对一帮扶。班子成员也主动带头,分别资助一个孩子,承担了他们全部的学费和生活费,直到初中毕业。

  2008年,汶川地震后的第二个月,公司党员、职工代表驱车近4个小时前往绵阳市三台县百顷镇中心小学,看望受助的学生们;2010年中秋佳节前,在汶川地震后新修的校园里,得到资助的孩子们欣喜地拿出成绩单报喜,看着他们坚定的小脸上洋溢着自信和乐观的模样,让大家意识到,现在正在做的这件事,对自己来说,也许微不足道,可是对于这些孩子来说,那就是希望。

  2016年7月,捷报传来。受资助的学生里第一个参加高考的冯燕,以理科总分643分,超出一本录取分数线111分的优异成绩,被“985工程”之一的电子科技大学录取。

  三、兴文化,展形象

  星霜荏苒,已是2023年。这期间,成德南高速已经全线贯通,从成都市出发到三台县的时间从原来的5个小时缩短到2个小时。18年来,公司先后有500余人次参加了捐资助学活动,受资助学生已累计近30名,共计捐款20余万元,受捐助的孩子里,已有10余名孩子考上了高中。

  2023年4月,成都公司在开展爱心捐资助学工作的基础上,组织成立社会性志愿服务的“追光”青年志愿服务队荣幸地被选入“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城市志愿服务队,在8月圆满完成为期22天的大运城市志愿服务,帮助解答游客1000余个问题,服务时长累计317小时。

  成都公司始终将党建引领贯穿志愿服务始终,积极构建“党建+志愿服务”工作新格局,推动志愿服务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通过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志愿服务活动,在工作实践中广泛普及志愿理念,大力弘扬志愿精神,推动形成关心、支持和参与志愿服务的良好环境,让广大干部职工增强认同感、荣誉感和获得感,为更好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文/中水物资集团成都有限公司 任国辉 江肖 赵文路 贾薇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