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党员学习教育机制  锻造坚强高原党员队伍

发布时间:2025-07-01 16:51:58 作者:陈海龙 常旭东

  国网青海电力公司负责全省72万平方公里的供电服务面积中,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72%,同时还具备国家重要生态屏障、民族地区、高海拔艰苦地区等鲜明特色,开展好党员教育工作影响重大、意义深远。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以服务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为目标,结合高海拔电力企业特色,创新“特色教育、机制保障、学用转化、评价管控”党员学习教育工作机制,推动理论创新不断发展,不断提升党员思想教育质量,锻造了一批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坚强党员干部队伍。

  一、特色做法

  (一)建立特色教育体系,精准聚焦分层分众。注重政治引领。将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党员教育的重要内容,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党组《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实施细则>实施细则》,坚持不懈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对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发生的重大事件和典型案件进行重点学习研讨,抓好谈心交心、党性分析、批评和自我批评,着力从思想根源上解决问题,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注重红色传承。充分挖掘“两弹一星”精神背后的时代价值,打造“两弹一星·电力传承”党性教育基地,生动再现青海电力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和老一辈电力人扎根高原不懈奋斗的励志故事,构建起面向全体党员干部职工的培养教育体系,使“两弹一星·电力传承”成为新时代国家电网人精神高地的亮丽篇章。组织创作的大型报告文学《解码四分厂》荣获中央组织部第六届全国党员教育培训优秀读物。建成党的二十大代表“钱建华”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在高原地区发挥宣传、教育、引领和服务作用。与地方政府共同打造“和美家园”民族团结示范阵地,引导党员不断增强“五个认同”,厚植民族团结进步思想根基。

  注重学用转化。探索高海拔地区党员教育工作方法路径,创新开展“红色三江源”新时代党建引领实践行动,推动学用转化有效提升。实施“岗区队”跨越提升行动,开展授旗授牌、承诺亮诺、三亮三比等主题活动,把生产经营“神经末梢”打造成党建工作“前沿阵地”。聚焦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目标,93支共产党员服务队奋战在为民服务、推动发展第一线。

  注重因类施学。把党员教育培训管理工作与民族地区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用好青海省委编译的少数民族党员学习教材,聘请政治素养好、文化水平高、精通藏语的党员干部组成“双语宣讲团”,采取流动教学、现场宣讲等形式,深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民族地区的发展变化,教育引导少数民族党员学习跟进、认识跟进、行动跟进。

  (二)健全机制保障体系,推动学习质效并进。突出示范引领。把党员教育培训管理职责纳入各级党组织负责人责任清单,深入实施理论学习质量提升工程,实现基层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现场巡听旁听全覆盖,实践形成“听过程、评效果、谈改进、创示范”工作法,切实提升理论学习质效。

  突出作用发挥。树立书记抓、抓书记的鲜明导向,各党支部依托“三会一课”、集中学习、主题党日等形式,组织党员干部认认真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围绕“四学一强”目标,以坚定信仰、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开展党建专业冬训,着力提高党支部书记、党务工作者、全体党员政治理论能力。

  突出日常教育。印发《青海省红色教育共享阵地手册》,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实地、实景“打卡”,开展红色教育活动达5000余人次。把先进典型培育作为党员教育的软阵地,组织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代表、劳动模范等先进事迹。推动信息化平台建设,充分利用“学习强国”、公司内外网络阵地,有效扩大学习教育覆盖面。

  (三)构建学用转化体系,促进党员作用发挥。实施“红色三江源”新时代党建引领实践行动。组织党员从“红色先锋”“红色赋能”“红色引擎”“红色堡垒”“红色旗帜”“红色智慧”六个方面,围绕中心工作,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始终保持奋斗精神,在新时代再立新功。

  实施“铸心”工程。聚焦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等,组织广大党员实施“铸心”工程。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推进“整体目标、路径规划、实施步骤、组织保障”组成的党建引领布局,开展“思想聚力、组织服务、人才帮扶、扶志扶智、巡视利剑”五项先锋行动,实现党员示范、支部攻坚,上下一心、全员聚力。

  实施“岗区队”跨越提升行动。实施“岗区队”跨越提升行动,组织“岗区队”联动创效,明确“一个党员示范岗,一个先锋承诺”“一个党员责任区,一个堡垒任务”“一支党员突击队,一个出征目标”思路,推进“示范先行、责任有我、请战冲锋”跨越提升行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投身安全保供、深化改革、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等中心工作中。

  (四)建设成效评价体系,实现全流程管控。建立学习教育评价考核机制。将党员教育学习情况纳入党建工作绩效考核和基层党委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对各级党组织书记履职情况的考核评价重要维度,纳入年度绩效、先进选树、党员评议、干部选任等重要工作,坚持问责追责,使党员教育学习评价过程可评价、结果可应用。

  建立经常性教育评价机制。以党建信息系统为依托,从日常自学、研讨发言、工作表现三个维度搭建学习教育量化评价模型,一体推进登记入库、动态监管、教育培养信息化、智能化管理。以党支部为主体,以“一月一主题党日”为抓手,在党员学习教育过程中以交流研讨、主题实践、志愿服务等形式,进一步深化学习成效。

  建立“红色导师”评价机制。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学习成效的评价管理,推动“红色导师”机制建设,为入党积极分子搭建菜单式学习清单、定制式成长清单、链条式管理清单,通过“红色导师带徒指数”“入党积极分子成长指数”双向激励,引导积极分子树立目标、提高认识、坚定信念。

  二、实践成效

  (一)强化政治引领是开展党员教育的首要任务。牢牢把握“学理论”主线,持续在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公司党员队伍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断提高。

  (二)突出精准施教是提高党员教育质效的关键所在。结合党员思想工作实际、工作特点,量身定制教育培训内容,使党员思想教育工作贴近实战、回应关切、解决问题,公司党员队伍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三)党员作用发挥是检验党员教育成效的最终标准。牢记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将党员学习教育成效体现在服务公司整体战略目标中,坚持把对党忠诚体现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具体实践中,引导公司党员队伍在立足本职、促进发展、服务群众、能源转型上,聚力攻坚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文/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陈海龙 常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