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条银线进深山 乡村文旅产业兴

发布时间:2025-08-20 17:43:53 作者:魏晓丽 杨冬梅 石鑫 于秋跃 秦梦露

  处暑时节的阜新大地,万物繁茂,一派生机盎然。

  行走在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佛寺镇,展现在人们眼前的,不仅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瑞应寺,欣欣向荣的乡村产业,还有村民致富的惊喜……一幅“电助村美、村以电兴、民因电富”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国家电网辽宁电力(阜新格日勒)雷锋共产党员服务队(以下简称“格日勒”服务队)精准对接地方经济发展用电需求,全力当好乡村产业振兴的电力先行官。

  “格日勒”蒙古语“光明”“希望”之意。瑞应寺七世活佛洛桑义希•成来坚措说:“供电员工就是‘格日勒’。”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这个称呼便叫开了。

不再孤寂,大青山亮起电灯

  敞亮的新生活,得益于电助力。在佛寺镇查干哈达村的山上,有一位深居大山的“隐者”,名叫宝国忠,四十年前,他因故与妻子分手,带着不满周岁的儿子住进大青山过起了野人一般的生活。2006年之前,宝国忠和儿子靠点蜡烛过日子。

  实际上,宝国忠的住处只是一间不足8平方米的窝棚。“我们去看他的时候,炕上摆着两个泥盆,一个盛着高粱米饭,另一个装着他一岁多的儿子。”宝国忠的一位朋友回忆说。

  宝国忠的生活状况引起了“格日勒”服务队的关注。自此,为宝国忠送粮食、送用品成了服务队员的日常。“那会儿条件差,住的是土房子,家里做饭用柴火,晚上靠蜡烛照明,磨米磨面得跑出去八里地。”谈起过去的经历,宝国忠显得有些无奈。

  2006年6月,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启动“户户通电”工程,解决农村地区无电人口用电问题。进了大山的宝国忠成为“户户通电”工程的重点办电户。然而,通向宝国忠家的路只是山道,且都是石质山,架线挖坑都得打眼放炮。车辆上不去,施工物资只能手拿肩扛上山。但服务队员铆足了劲:“就是扛,也要把杆子扛上山!”经过5天的艰苦施工,服务队员架设线路1350米,新立电杆27基,新装10千伏安配电变压器1台,只为宝国忠一户送电。

  看着黑乎乎的屋子里亮起电灯,宝国忠激动地说:“闭格日勒太宝乐吉(蒙语,意为我终于有光了)!”

惠民暖心,照亮百姓致富路

  有了电,宝国忠脸上洋溢着喜悦和满足的笑容,他开始琢磨养猪只为解决当前的生活现状。宝国忠家里穷,“格日勒”服务队员为他出谋划策,不仅帮他购买两头母猪,还帮他搭建猪圈、围栅栏。就这样,宝国忠的养殖业正式开始。

  2012年10月,在当地政府惠农政策扶持下,宝国忠新建两座猪舍。当时猪舍没有电,“格日勒”服务队员就免费为猪舍接通110米电线,又安装4只日光灯和两个开关,解决了猪舍用电问题。

  多年来,“格日勒”服务队将宝国忠纳入重要客户保障名单,建立“一对一”沟通机制,推行“主动了解、主动服务、主动行动”的“三主动”特色服务,有力保障养殖户用电安全。2020年,宝国忠家养殖的生猪数量从2头增加到100头。

  2013年11月26日16时,当地气温骤降,“格日勒”服务队突然接到上级电话,因工程作业第二天要停电2小时,服务队员包建全立即通知相关客户,可宝国忠的电话怎么也打不通。若不及时通知,宝国忠的养殖场可能遭受几万元的损失。由于养殖场位置偏远车辆难行,包建全决定步行上山,天冷路滑直到晚上7时才敲开宝国忠家的大门。免受损失的宝国忠非常感动,他双手合十感谢说:“‘格日勒’就是我的亲人。”

电力守护,文旅融合展新颜

  蓝天白云下,碧草青青,山花盛开,河流马群相伴,尽显生态和谐之美。

  转眼间,十五年过去了。随着年纪渐长,宝国忠感觉饲养生猪有些力不从心,想换一份工作。

  佛寺镇民族文化底蕴深厚。镇上有瑞应寺风景区、佛寺水库等旅游景点,骑马观光也成为新旅游项目。随着游客越来越多,宝国忠看准了商机:发展旅游业是条致富的路子。2021年8月,宝国忠将最后一批生猪卖掉,转行从事旅游相关工作。

  2022年12月1日,宝国忠与佛寺镇“野骑大队”合作,并将山上场地租赁给“野骑大队”。白天,“野骑大队”队长白轩浩和队员带着19匹马供游客骑行。晚上,宝国忠帮“野骑大队”饲喂马匹。

  文旅融合发展焕发新生的背后,离不开电力服务的提档升级。2023年6月,阜新供电公司在佛寺村村委会便民服务站里安装了“电e乐享”智慧服务终端,重点解决农村客户离供电所远,部分老年客户不会操作智能手机交电费等问题。同年7月的一天,宝国忠来村部咨询农村合作医疗相关政策,并在“电e乐享”智慧服务终端交纳了电费。“我不太会用智能手机交费,用这台设备,按照‘格日勒’服务队队员教的步骤操作,非常方便。”宝国忠说。

  今年3月,“野骑大队”在宝国忠的山上新建3座蒙古包。梁杰浩和服务队员主动帮忙接通电源,协助调试电烤箱、音响等用电设施。灯亮了,霎时间,歌声、笑声在蒙古包内升腾缭绕,打破了大青山的寂静。

  从“用上电”到“用好电”,从单一服务到蒙汉双语特色服务,再到如今数智化升级服务,“格日勒”服务队优化服务举措,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用心用情谱写了一曲民族团结的和谐之歌。

  (文/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阜新供电公司 魏晓丽 杨冬梅 石鑫 于秋跃 秦梦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