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领航“红色方阵”与业务工作同频共振

发布时间:2025-08-21 11:04:38 作者:李军 郑作礼

  近年来,安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淮南田家庵发电分公司(以下简称:田家庵发电分公司)在集团公司“红帆领航•卓越大唐”党建品牌旗帜下,“把支部建在项目上”,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一、成果背景

  田家庵发电分公司始建于1941年,被誉为安徽电力工业的“摇篮”。1956年4月,由新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台6000千瓦机组在该公司投产发电,是新中国电力工业第一块里程碑。现有两台32万千瓦燃煤发电供热机组,在职职工1000余人,隶属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公司建有厂史馆、党员活动室、职工之家、创新工作室、青年之家等各类党建文化阵地。公司党委下设2个党总支、11个党支部、37个党小组、在岗职工党员398人。由于企业二级单位、外部项目等存在较大差异,党建文化阵地效用发挥不够显著。为进一步解决党建文化阵地建设标准不统一、资源利用不够充分等实际问题,该公司坚持从“党建”这个最大共性的“根文化”入手,积极探索以党建引领促党建文化阵地融合建设,大力打造企业“红色方阵”党建文化品牌。

二、综述介绍

  田家庵发电分公司“红色方阵”作为公司统一的党建子品牌创建,是党建引领业务工作和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是党建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其中,“红色”是中国大唐“红色根脉”的体现,是党在安徽百年奋斗最鲜明的底色。田电“方阵”涵盖“1+N”党建引领+项目攻坚、一座丰碑厂史馆、电厂“一马路”志愿服务点、党建活动“一张网”等红色阵地,是深具皖电特色和辨识度的标识,是开展党内组织生活、党建文化活动和安徽电力发展历程学习教育的主要阵地。通过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让“党旗飘起来、党员站出来、阵地亮起来、作用强起来”,使“红色方阵”逐渐成为新时代新征程国有企业思想工作的坚强战斗堡垒。

三、主要做法

  (一)围绕“三个统一”,实现阵地同频建设

  1.统一品牌塑造。将“红色阵地”作为公司统一的党建文化阵地品牌,拥有共同的“红色文化”LOGO和“让田电永远年轻”的美好愿景。其中“大唐红”作为公司统一标识,由汉字小篆体“大唐”二字构成,广泛应用在企业行政办公用品、多媒体办公、会务系统、媒体宣传、环境导示、工作服、物品以及外部市场项目部等场景,统一规范的品牌形象,有助于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展示企业良好形象。

  2.统一规划建设。田家庵发电厂历史展览馆于2016年建设,占地300平方米,是一座集厂史教育、科普、展示企业形象为一体的综合性历史展览馆。馆名“田家庵发电厂历史展览馆”由原国家电力部部长史大桢亲笔题词。该馆展区共分建厂源起、峥嵘岁月红色序曲、火红年代艰苦创业、耸立新中国电力里程碑、自强不息风雨兼程、衍生洛平奠基火电三峡、以大代小破茧翱翔、力克时艰一厂多地、创新绿色转型发展九个单元。集中展示了国产第一台6000千瓦汽轮发电机组投产、刘少奇视察该厂、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等企业改革发展80年的光辉历程。

  3.统一实体布局。将“红色方阵”作为一体化工程,积极整合党员活动室、文化展厅、创新工作室、职工之家、青年之家、道德讲堂、职工文体中心、志愿服务点、职工心理健康咨询室、心理疏导室等各类资源,配备统一的基本设施。目前形成了田电“红色一马路”“供热服务窗口”“党建荣誉墙”“志愿者服务队”“红色名片”以及10个“党员活动室”、12处“党支部责任区”、9个“党员示范岗”、2个职工服务中心、6个职工服务站等各具特色的“红色阵地”。

  (二)聚焦“三个传递”,实现活动广泛开展

  1.高举红色旗帜传递党味。坚持党建为创效赋能,将“红色方阵”作为党组织活动的重要阵地,为党员学习教育、先锋作用发挥等提供服务,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做到关键任务有党员攻坚、关键时刻有党员冲锋。以党支部为责任主体,建立横向对比及表彰奖励机制,实施各类项目“挂牌出题”、包干党支部“揭榜破题”、项目实施中党员干部“亮牌解题”,促使党员干部在创新创效中发挥“领头雁”作用,打响“大唐皖电检修铁军”品牌。

  2.讲好田电故事传递情怀。积极开展“红色文化”系列宣讲,组织厂史学习教育,举行劳模座谈会,弘扬老一辈田电人“武装护卫队”精神。向社会各界展示田电与祖国共成长、民族共进步、电力共发展的奋斗史、创业史,讲好大唐田电人投身“一带一路”,深耕海外电力技术服务业务17年,追梦筑梦、奋斗圆梦的故事。

  3.紧贴职工需求传递温度。公司是安徽省唯一一家企业被全国总工会授予提升职工生活品质试点单位。精心编制《提升职工生活品质三年发展规划(2022—2024)》和《2022年提升职工生活品质实施方案》,以“三感三提升三形成”工作为抓手,形成“三大体系”即“方寸温度”提升职工幸福感,形成职工生活福利供应链体系;“传递温暖”提升职工获得感,形成全职业周期服务体系;“微光星海”提升职工安全感,形成职工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体系,打造“幸福大唐”建设升级版,构建企业职工命运共同体。

  (三)紧扣“三个突出”,实现作用有效发挥

  1.突出政治铸魂。在党委会议室、标准化党支部活动室等“红色阵地”,把学习贯彻党中央精神,作为党委会“第一议题”、中心组学习常设议题和支部“三会一课”长期主题,第一时间学习领会、第一时间贯彻落实。开展党员干部理论学习,每月编发学习清单,形成支部集体学、干部带头学、党员自主学、网络随时学、现场视频学等“五学联动”常态化学习机制。

  2.突出融入中心。在“红色阵地”组织开展“强党建促发展,做模范促争先”专项行动,以“党建引领+”“一支部一特色”党建品牌创建,推进达标党支部、示范党支部和品牌党支部“三级联创”。公司发电部党支部在燃料价格高涨的情况下,优化运行、运行优化,可利用小时和供电煤耗等指标连创佳绩;维护部第一党支部“党员突击队”誓师亮牌,迎峰度夏期间持续加班消缺,为能源保供抛洒辛勤汗水,把初心使命镌刻在江淮大地上。

  3.突出服务群众。持续36年薪火相传,在社区接力开展党员志愿便民活动,每次服务项目近百项,累计服务群众40000余人次;“点对点”联系、“面对面”承诺、“心贴心”服务,田电“一马路”已成为企业和社区连接老百姓的大窗口。“田电红色一马路”党建主题活动受到淮南日报、淮南广播电视台、中国电力报等主流媒体持续关注报道。

  (四)注重“三个强化”,实现运行有力保障

  1.强化制度建设。制定《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和《一支部一特色党建品牌创建工作的通知》,明确“红色阵地”建设方向,将“红色阵地”建设工作列入党建工作要点,纳入年度党建考核。

  2.强化管理运营。每个“红色阵地”构建工作体系,明确主管部门,落实专人负责,建立预约使用、设施设备、档案资料、工作人员等运营机制。

  3.强化资金投入。党委安排、行政支持、工会助力,为“红色阵地”建设和正常运行提供必要经费。

四、主要成效

  (一)筑牢了党员群众身边的战斗堡垒。通过“红色阵地”将企业中心工作和党建活动品牌进行优化融合。公司承揽的潘三电厂2A检修项目,获中国大唐集团公司2022年“党建引领+”优秀攻坚项目。近年来,公司先后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全国企业文化创新实践奖”、“全国设备管理先进单位”、“安徽省文明单位”等荣誉。同时,连续15年保持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和“连胜杯”荣誉。

  (二)拓展了党员群众满意的服务阵地。“红色阵地”作为公司各党支部提供党性锤炼、思政教育、文化活动、宣传展示等的重要场所,切实推动各单位更有效、规范地开展党建活动,受到广大党员群众的欢迎,综合利用率逐步提升。如厂史馆建馆后,面向职工及社会各界开展了“企业开放日”、“千人进展厅”、“大唐启明星”、进行党史厂史“直供式”宣讲、企业开放日等宣教活动;先后接待国资委专项工作组、安徽省政府、淮南市委、市政府、东南大学、安徽理工大学等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员累计5000余人参观。

  (三)激发了党员群众争先创优的内生动力。“红色阵地”的内容建设突出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汇集公司党建工作各项荣誉、基层工作好经验、身边榜样好典型,深化推动公司基层党组织争先创优,激励职工奋力拼搏,营造了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目前,公司党建工作荣誉墙,集中展示68个中央、省市级集体荣誉;厂史馆被国资委命名“全国首批50家中央企业红色资源网络集中展览”,在“党史学习教育”官网持续展播。

  (文/安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淮南田家庵发电分公司 李军 郑作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