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软实力”支撑发展“硬道理”

发布时间:2025-08-21 19:50:14 作者:王蔚 李士军 彭文存 孙哲 宋春生 侯成旭

  一、重要意义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下简称文化“两创”),是厚植国有企业文化软实力的动力源泉。国有企业作为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在承担新的文化使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基层单位文化实践还存在着落地不实、责任不清、效果不佳等问题,迫切需要推进文化“两创”在基层落地根植,赋能企业更高质量发展。

  (一)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中央先后出台《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重要文件。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能源安全的国有企业,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定不移落实党的决策部署。

  (二)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

  国资委在第二届国有经济研究峰会上提出,要着力打造适应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的现代新国企,不断健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当前,部分国有企业还存在唯绩效论、发展内驱动力不足等问题,与中国式现代化要求不相适应,迫切需要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中人本思想、礼法合治等,来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三)凝聚干部员工队伍的有效抓手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部分干部员工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而精神生活相对匮乏,影响了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道德修养、礼乐教化,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落地文化“两创”,有利于从思想上培树干部员工正确的价值观,从骨子里根植文化自信,更好地教育人、引领人、凝聚人。

  二、主要做法

  (一)工作思路

  实施“文化•明理”“文化•立心”“文化•聚力”“文化•根植”主题实践,打好“知、行、效”一体贯通组合拳,推动优秀文化融入党的建设、融入企业管理、融入员工行为,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二)主要做法

  1.深化“文化•明理”实践,推动入脑入心。以贯彻“两创”、“两个结合”的重要论述为主线,多形式开展活动,持续兴起大学习、大宣讲、大落实热潮。

  实施“千年文脉电力传承”行动。开展“书记谈文化”等活动,进一步汲取文化智慧、激发奋进力量。布局打造“王杰精神”红色文化专线,开展实景文化课,走一路、讲一路、学一路,让广大干部员工在历史发生地感悟文化魅力。

  打造文化“两创”教育课堂。把企业文化教育纳入党员教育培训年度计划,作为新入职员工培训、党员轮训、班组长培训等各项培训的重要内容。每季度推出员工思想文化书单,通过文化沙龙、主题征文等方式,广泛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引导广大员工学经典、用经典、悟经典。

  编制《党支部思想文化建设工作指导手册》。聚焦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梳理了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11项重点工作,制定党支部委员履责清单,同时通过试点试用及时整改完善,不断提高手册的可行性、操作性、实效性,为支部思想文化建设提供了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的作业指导书。

  2.深化“文化•立心”实践,做到知行合一。坚持守正创新,构建“礼仪浸润、道德化育、信条践行”行为养成路径,持续提高员工道德素养和职业素养。

  深化礼仪浸润。大力弘扬儒家“礼”文化,推广应用《企业“通礼”规范》,明确员工职业发展“尚德四礼”、客户服务“连心三礼”、节庆要日“暖心十礼”等26项“礼貌、礼节、礼仪”标准,组织习礼仪、学模范、送温暖等活动,开展客户走访、文化走亲等,把“礼”融入员工职业生涯全过程、客户服务全流程。

  深化道德化育。设立道德教育课程,内容涵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及个人品德等方面,通过讲座、研讨会、在线课程等形式进行。构建承接传统文化习俗、符合现代文明要求、契合国网价值理念的“美德、功德、品德”道德规范,发挥好道德教化作用。

  深化信条践行。挖掘历史信物,用好“信条+信物+信用”体系,发布“驻足两分钟、安全我自警”等具象化行为信条,让优良传统、优秀文化看得见、传得开。组织开展青年员工讲“信条故事”、先进典型谈“信物见证”、党员骨干亮“信用积分”系列活动,在潜移默化中规范员工行为、激励员工进取。

  3.深化“文化•聚力”实践,促进融入融合。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有机融入安全生产、优质服务、廉政建设等重点工作,促进“文化”与“业务”融合质变。

  汲取儒家“汝安”思想,培育“同进同出”安全文化。创新安全教育方法,常态化开展安全主题讨论、安全警示教育,“读论语讲安全”、安全家书、安全全家福等活动,确保警钟长鸣。坚持重在现场,在作业现场推行党员干部“同进同出”、党员“身边无违章”等刚性措施,创建无违章员工、无违章班组,夯实本质安全防线。

  汲取“以和为贵”价值理念,培育“彩虹连心”服务文化。立足客户视角,构建客户服务文化体系,全面规范服务流程标准,不断提升服务品质;实施服务队与政企网格共建,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好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站、所)、服务驿站等,开展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文明创建活动,弘扬时代新风。

  汲取“礼法合治”文化精华,培育“清风儒训”廉洁文化。深入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开展“算好人生七笔账”警示教育,举行“读史悟廉”“以案说廉”“家书嘱廉”等活动,涵养广大党员干部克己奉公、廉洁自守的精神境界。

  4.深化“文化•根植”实践,弘扬文明新风。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

  深化“善小”新时代文明实践。深入实施“善小•365”志愿服务行动,建成电力彩虹驿站、电力爱心超市等30余个,落地“金天办”“守护蒜香”等志愿服务项目7个,组建“王杰电力班”志愿服务队,畅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倡树美德健康新生活。编制《员工美德健康新生活指南》,落地实施“五心换一心”行动,开通“心声热线”,营造家和万事兴的良好氛围。利用重要传统节日、重大节庆日纪念日等节点,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通过知识竞赛、文艺汇演等形式,引导广大员工弘扬文明新风。

  培育企业文化“代言人”。坚持以人为本,建立“时间轴、故事汇、好人榜”先进典型库,健全“挖掘、培育、选树、宣传、激励”长效机制,培育出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代言人”。加强文化“两创”主题传播,通过微电影、融媒体、事迹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公司系统典型人物、感人事迹,把榜样的力量转化为广大员工的生动实践。

  三、主要成效

  一是培育了一批文化成果。形成了《“今天办”服务文化建设》等一批理论成果,先后在《当代电力文化》等期刊发表。形成了省级“精神文明单位”等一批实践成果,公司营业班获“全国巾帼文明岗”、电力王杰班获市级“优秀志愿服务组织”等称号。

  二是加强了企业文化建设。理清了文化“两创”落地的“路线图”和“施工图”,编制了《党支部思想文化建设工作手册》《员工美德健康新生活指南》并得到推广应用,推动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安全”体系,提高了支部思想文化建设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三是增强了员工道德素养。形成了“道德化育、礼仪浸润、信条践行”员工行为养成路径,健全了“挖掘、培育、选树、宣传、激励”长效机制,打造了“时间轴、故事汇、好人榜”先进典型库,培育出“济宁好人”翟福哲、“山东好人”王辉等一批文化“代言人”。

  (文/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金乡县供电公司 王蔚 李士军 彭文存 孙哲 宋春生 侯成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