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抗旱!河南省南阳市自去年麦播以来,干旱已持续140多天,面对如此严重的旱情,南阳供电公司迅速启动以“抗旱助农 电力先行”为主题的抗旱保电夺丰收供电服务专项行动,倾力服务全市抗旱浇麦工作。
抗旱父子兵
十多天来,方城县博望镇司洼村电工张长松每天奔波在田间地头助村民抗旱,春节期间连亲戚都没空去串。已经退休在家的老父亲张西三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多次对儿子说:“我当了一辈子村电工,现在抗旱浇麦你一个人忙不过来,我帮你一起干吧。”“不行,您年纪大了我不放心。”张长松总是这样说。
这几天,张长松负责的台区群众浇麦临时用电点一下子增加到16个,张西三再也坐不住了,他带上电工包来到机井旁替儿子接电,“上阵还看父子兵,咱爷儿俩一起干。”张西三说着话就拉过了电源线……
张长松对记者说,他们服务的10个台区一共覆盖3个行政村12个自然村,父子俩每人每天都要跑上50公里左右的路程。年里年外,他们一共为乡亲提供了300多次及时、安全的浇地用电服务,浇地总面积近6000亩。
“电力”助移民
刘伙移民新村有249户人家,去年8月份从丹江口库区迁移至唐河县。
移民徐新伟承包了近50亩地,本来指望收获丰收果实,可持续干旱却让他皱起了眉头。
2月22日,他吃过早饭又在田边发愁,没想到桐河供电所所长牛学峰带领一群电力职工向这边走来。只见他们来到机井房里,装电缆,安闸刀,忙得热火朝天。不一会儿,就听见机井房里传来轰鸣的抽水声,身上沾满泥水的牛学峰大声对他叫道:“老徐,你赶紧回家拿水管,能浇地了。”
电力小分队抗旱忙
2月22日,社旗县乡村田间,山野洼地,随处可见一面面鲜红的党旗、团旗、队旗高高飘扬在抗旱浇麦的最前线。
自旱情发生以来,社旗县电业局组织成立了108支抗旱小分队,他们携带应急物资、维修材料及工具,驻乡入村,深入田间地头、井口渠边,为农民立杆、拉线,架设临时电源,解决农民用电实际困难;为农户发放安全用电宣传单1万多份,向农民群众讲解安全用电知识;帮助农民检查机井用电设施安全,防止盗窃、线下违章施工等现象发生;帮助留守人员家庭、孤寡老人和有困难的农户撒肥料、扯水带、维修水泵,抗旱浇麦1500余亩。
先给村民浇水
券桥乡程庄村共有机井32眼,村里2000多亩麦田全部使用电灌抗旱。2月2日大年三十早上,村民包玉河、包玉川就找到电工刘金城要求接电浇地,刘金城放下手里的活计二话不说就赶到了地里,直到晚上他们的6亩麦田浇灌完毕。
2月4号尽管是大年初二,但一大早刘金城就被浇地的村民喊出了家门,抗旱浇麦成了他开年后的头等大事。刘金城不但是村上的电工,还有一手维修电器的好手艺,谁家的水泵不出水、导线不通电都拿上门来让他修,每天晚上家里就跟开会一样热闹。
70多岁的老父亲一再催促儿子:“娃呀,别人家的麦地都快浇完了,咱的8亩地也得浇呀。”
“爸,七里店村的电工陈振甫大年初三生病住进了医院,都是同行我得帮帮他,咱家的地不急。”刘金城说完又向七里店村走去。
由于刘金城组织浇地早、抓得紧,到2月17日,全村其他受旱麦田已经全面轮浇了一遍。老父亲高兴地:“这下好,终于轮到浇咱家的地了。”
南阳供电公司自专项行动启动后,系统各单位迅速行动,制定切实可行抗旱浇麦供电保障方案,以建设完成一、二期“农田机井通电工程”为基础,通过积极延伸高低压线路,组织临时变压器、发电机等临时电源和安全接电装置,以增加临时供电点,全力帮助农民抗旱浇麦。截至目前,该公司相继成立622支抗旱保电服务队,累计出动抗旱保电服务人员6822人次,车辆3687台次,架设临时灌溉配电变压器79台,临时架设高低压线路128千米,投入抗旱资金661万元,倾力服务全市抗旱浇麦工作。目前,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已使麦田电灌面积达到200万亩,有效缓解了农田麦苗旱情。
更多精彩信息请关注中国农村电气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