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供电局共管辖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66座,其中,500千伏4座,220千伏19座,110千伏50座,管辖输电线路8091.466公里,是“西电东送”的重要枢纽站。
长期以来,曲靖供电局将设备管理作为企业工作的重点,总结探索除了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并结合网、省公司的要求,采取系列措施,有效保障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全面细致的状态评价分析夯实设备安稳运行基础
在曲靖供电局设备管理工作中,设备状态分析是重要的工作内容。每年年初,生产设备部都要组织变电、修试、继电保护、线路等相关专业等11个部门的人员,按照分层、分级、分类、分专业的“四分”原则,对曲靖电网变电一次、二次设备和输电线路进行全面的状态分析和评价工作。
过程中,充分考虑当年的设备运行情况和上一年的缺陷情况,并通过实地设备巡视、试验检测和照片采集等方式,认真细致地掌握每一条线路和每一台设备的具体情况。今年年初,共对13类共计20137台(组)一次设备、9398套二次设备和419条,共计长度6000多千米的输电线路进行分析。
分析结束后,按照“重要度”和“健康度”两个维度对设备进行定级评价,其中,“重要度”分为“关键”、“重要”、“关注”、“一般”四个等级,“健康度”也分为“正常”、“注意”、“异常”、“严重”四个等级。然后根据不同的设备状态级别,确定为4个管控等级。(下图)
然后,根据不同的管控等级,制定相应的管控举措。其中,Ⅰ、Ⅱ级设备属于省公司级别的管控范围,在对Ⅰ级设备的管控过程中,曲靖供电局需要编制特别巡维工作计划,制定设备管控措施落实卡,按月度开展供电局层面的数据趋势分析,按月报送工作计划及完成情况。省公司电科院参与变电一次设备特别巡维计划编制与专业巡维,指导措施执行,定期开展设备运行数据及KPI指标分析;Ⅲ级设备属于曲靖供电局层面的管控范围。由该局梳理设备清册,依据现行运维要求开展设备巡视、维护,按季度为周期开展局层面的数据趋势分析;Ⅳ级属于队所级管控范围,由各生产单位、县级供电企业依据现行运维要求开展设备巡视、维护。
为便于具体巡维检修工作的开展,曲靖供电局根据设备状态和管控等级,制定下发年度设备主要风险及重点运维策略。明确了设备管控的目标、存在的主要风险、设备运维工作的主要原则、各相关部门(单位)的工作职责、相关工作要求、重点工作以及绩效指标等。同时,制定下发详细明确的一次、二次设备管控清册、运维措施等。管控清册明确了设备的管控级别、重要度、健康度等基本信息,同时明确巡维周期、责任人、完成时间、交付标志等工作标准。运维措施除了对日常巡维、特别巡维、停电维护等专项巡维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外,还对断路器、组合电器等各项设备的日常巡维和特别巡维提出了具体详尽的工作要求。
除了这种定期的年度状态评价外,曲靖供电局还根据设备设备更换、新设备投运等情况,对设备进行实时的动态评价,并将动态评价融入到设备运行维护、检修、预试等日常业务和管理工作中,及时评估设备健康状态,开展健康质量劣化设备的风险管控。
同时,由生产设备部牵头编制实施《曲靖供电局评分作业指导书 -调度主站系统》、《曲靖供电局评分作业指导书-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和《曲靖供电局评分作业指导书-测控装置》等,为巡维工作提供了具体的工作标准。
完整系统的设备风险分析筑牢设备安稳运行基础
“如果说设备状态评价是对设备本身内在性能的分析,那设备风险分析则是对影响设备运行的外部因素的考量。” 6月13日,在曲靖供电局变电管理一所,副所长宁永胜介绍完设备状态评价工作后,花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向笔者介绍曲靖供电局开展的设备风险分析工作。
据了解,设备运行风险分析是曲靖供电局推进安风体系的重点内容和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举措。今年初,曲靖供电局根据全年的电网运行方式,采用安风体系建设的工具和方法,从电网运行方式变化、负荷过载情况、自然灾害、外力破坏、电力系统遭受恶意攻击、县级电网大面积停电、重要用户失电、电源侧多类型能源并网等方面,从整体上分析出全年内电网运行的9大风险。针对这些风险,分别从规划设计、基建技改、运行维护、系统运行控制、系统安全防线、机网协调、用户侧管理、提升抗灾能力等八个方面,明确了38项重点工作66项防范措施。“我们对每一项风险的防范都做到全面、系统。”宁永胜举例说,他们为防范负荷过载造成的风险他们在系统安全防线方面明确了“强化曲靖电网第三道防线管理,提高局部孤网稳定运行的概率”的重点工作,在此基础上,他们又采取了编制实施曲靖电网低频、低压减负荷容量方案,低频、低压减载实施方案,调整低压减载措施,修编完善地县两级黑启动方案并进行演练等6项具体措施。
除了将年度风险分析及防范要求贯穿到全年的运维、检修等工作计划外,还对月度及每周内检修和运维工作中设备存在的风险进行细化分析。宁永胜提供的一份近期制定的《曲靖供电局周运行方式》,用了32页A4纸、一万三千多字和表格,对该局5月2日至8日的电网运行方式及设备等相关风险进行了全面详尽的分析,并明确了相关的防范措施。
无微不至的精益管理确保设备的每个环节都健康运行
“精益!认真!细致!” 6月13日,在曲靖供电局变电管理二所,在总结多年来在设备管理领域取得的经验时,副所长简学军脱口而出。在负责设备检修、试验、继电保护等专业工作的变管二所,这已成为了全所员工内化于心的工作理念。
“在我们这块工作领域,丝毫的马虎大意都是不允许的。”简学军举例介绍说,很多设备管理工作中的短板和不足,都是通过精益化的做法来弥补的。“原来,二次设备的绝缘度降低是我们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每年检修过程中,我们要求对所有端子进行紧固,这项要求一直坚持了三年,使得这类缺陷的发生率降低了70%。”
这种情况,在曲靖供电局的设备检修、运维过程中比比皆是,去年11月,变电检修班在对220千伏耿屯变首检过程中,发现220千伏多耿Ⅱ回线262断路器A相和265断路器B相存在慢合现象,220千伏耿沾Ⅰ回线265断路器B相合闸时间超过规定值,立即将所有涉及的断路器拆运至云南开关厂进行解体检查。
而这种精益化的工作标准,在变管二所可谓是贯穿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除了操作过程中的精益化要求外,对于设备台账的建立,同样关注到了每一个细节。为此,所里还专门制定了“图片台账规范管理规定”,对所设备的照片采集的均提出了具体详尽的要求,如对于密度计、温度计,要求“应拍安装地点安装情况,清晰可见生产厂家、规格型号、出厂编号等,温度计本体接线情况清楚明了”。
在线路管理领域,严格推行“一线一策”的做法。为曲靖电网范围内35千伏及以上线路每条线路均制定一项专门的运行规程。其间除了详细载明线路的长度、杆塔数、导线型号、地线型号、绝缘子型号、允许最大负荷和运行标准的基本信息外,还明确了线路的巡视检查和维修的内容及要求、试验周期等内容。“通过这项举措,让我们在每条线路为巡维过程中都有章可循,大大提高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除了细致入微的巡检维护外,曲靖供电局还严把设备质量关,推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设备质量管理措施。其中,“家族式缺陷”设备缺陷管理是一种推行已久的有效方法。即在设备管理过程中一旦发现某台设备出现故障,即在曲靖电网范围内全面检查将该设备生产厂家生产的所有设备,让隐患得以及时消除。
为了明确设备管理责任,曲靖供电局还全面推行“设备主人制”,“就是为每台设备都安排一个主人,让他专门负责这台设备的巡维,一旦发现问题就及时报道,以便协调资源检修,如果这台设备出现问题未被发现,就要问责设备的主人。”变管一所副所长黄嘉飞在介绍的同时向笔者展示了《变电站设备主任与管辖设备清单》,上面详细记载了设备主人需要巡视和关注的设备部件和内容。同时,为确保设备实时处于监控状态,对设备主人实行A、B角的做法。
更多精彩信息请关注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设备管理,又细又实